2025年上半年,全球眼镜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受宏观经济低迷、消费者支出紧缩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影响,奢侈品及相关细分市场普遍经历销售回落。然而,意大利知名眼镜品牌马科林(Marcolin)凭借其深厚的市场基础与多元化品牌组合,实现了销售额几乎持平和盈利能力稳定的亮眼成绩,成为行业韧性的代表。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马科林的表现,分析其上半年财务数据、区域市场表现、战略合作及未来发展动向,剖析其背后的成功逻辑及对整个眼镜行业的启示。 作为总部位于意大利隆加罗尼(Longarone)的眼镜制造巨头,马科林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销售额2.957亿欧元,较2024年同期仅微降0.6%,而扣除汇率变动影响则同比增长0.3%。在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处于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这一表现足以证明其业务的抗压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5230万欧元,占销售额比例17.7%,基本持平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盈利能力同样未受较大影响。
从区域维度来看,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市场是业绩的主要推动力,实现销售额7.3%的增长,达到1.613亿欧元,为整体表现注入强劲动力。相反,美洲市场则出现了7.4%的销售下滑,销售额为9870万欧元,凸显区域市场需求表现不均衡。亚洲-太平洋区虽然未披露具体数字,但公司确认该区域仍是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的关键市场,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因大规模分销商的采购时间节点有所延迟而出现了暂时的放缓。地缘政治冲突与消费者行为变化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市场恢复速度,但马科林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确保了盈利稳定。 2025年上半年,马科林继续巩固并扩展其品牌授权组合,是其业绩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先后续签了与Max Mara、Guess、Adidas和Gant等知名品牌的关键授权协议。
此外,2025年5月,公司与美国品牌Rag & Bone签署了为期四年的新授权协议,负责设计、生产和分销其全新高端太阳镜及光学眼镜系列,显示其在高端细分市场的积极拓展态势。马科林的授权品牌组合此外还包括Tom Ford、Zegna、Christian Louboutin、MCM、Pucci、Timberland以及K-Way等,覆盖奢侈品、运动、时尚等多个领域,形成强大的多元化优势,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财务健康状况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马科林的净调整财务状况保持稳定,为3.231亿欧元,与2024年年末数据基本持平。这表明公司在维持适度杠杆的同时,依然保持较强的财务灵活性,有助于支撑未来的战略投资和市场扩张。全球眼镜行业正经历从传统零售向数字化直销转型的关键时期,此前竞争对手如EssilorLuxottica和开云集团(Kering)的眼镜业务在2025年均展现出不同程度增长。例如,EssilorLuxottica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收入同比增长5.5%,营业利润和利润率表现良好;开云集团的眼镜业务则实现了第二季度3%的有机销售增长。
马科林虽未达到上述集团式的大幅增长,但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业绩持平并稳定利润,体现出其稳健的经营策略和高效的品牌管理。 行业韧性的体现不仅依赖于财务数据,更关乎企业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应变能力。马科林通过持续的品牌授权维护、多元化区域布局及灵活的供应链管理,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并充分利用新兴市场潜力。此外,公司加强与全球大型分销商和零售伙伴的合作,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创新设计与高端定制,进一步提升品牌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眼镜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智能眼镜、虚拟试戴、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等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成熟,为马科林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公司若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数字转型力度,抢占智能眼镜和高端功能眼镜市场,将有效提升品牌附加值,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综合来看,马科林2025年上半年的持平销售和稳定盈利,充分彰显了其作为全球领先眼镜企业的韧性和核心竞争力。其多元化的授权品牌组合稳固了收入基础,区域市场布局提升了抗风险能力,财务稳健为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和消费行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马科林的表现为眼镜行业树立了良好典范。未来,紧跟数字化转型步伐,深耕高潜力市场,创新产品与服务,将是马科林乃至整个眼镜行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健康与科技结合的眼镜产品需求上升,马科林具备充分条件和资源迎接新的市场机遇,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