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洛杉矶县发生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执法暴力事件,涉事的是当时23岁的跨性别男子埃米特·布洛克(Emmett Brock)和时年36岁的洛杉矶县警长部副警官约瑟夫·本扎三世(Joseph Benza III)。该事件不仅暴露出执法系统内存在的权力滥用问题,还引发了关于跨性别群体权益保护和警察行为监管的深刻讨论。事件的起因表面上看似由一场因交通纠纷而引发的冲突,但深层次的问题则体现为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报复性用力及对受害者性别认同的无视和歧视。事件当天,副警官本扎响应一起可能的家庭暴力骚扰电话。在街头巡逻过程中,当时驾驶车辆的埃米特无意间向本扎竖中指表达抗议。产生个人敌意后,本扎不顾手头任务,紧追埃米特近两英里,期间并未开启警灯或警报,直到埃米特驶入一处7-Eleven便利店停车场时才进行停车截停。
随后的视频证据显示,本扎并未表明身份,直接将埃米特摔倒在地,并重复拳击他的头部和面部,甚至按压其面部至地面。遭受暴力时,埃米特不断呼喊“你要杀了我!我无法呼吸!”、“请停止!”这类令人揪心的求救声。医疗记录显示埃米特伤势严重,包括脑震荡、皮肤擦伤和呕吐。令人震惊的是,副警官本扎在事后报告中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将埃米特显示不敬手势的行为删除,并谎称他遭到埃米特咬伤,以试图为自己的暴力找到借口。随后的调查也揭露了本扎与其同僚之间通过删改事件报告和销毁相关电子证据的合谋行为。事件不仅反映出部分执法人员对跨性别群体的偏见,尤其在埃米特被捕后,警员们对其性别身份表现出极大无理和骚扰。
在被讯问过程中,当埃米特透露自己为跨性别者后,另一名警员反复用侵略性的语言质疑其性别,还强迫埃米特进行羞辱性的身体检查。更为荒谬的是,尽管埃米特已合法更改性别为男性多年,拘留期间他却被错误地归类为女性,并被关押在女性羁押区。洛杉矶县警长罗伯特·G·卢纳对外发布声明,严厉谴责本扎的行为,称其不仅破坏了部门的信誉,更严重损害了公共对警方的信任。与此同时,警方内部对包括本扎在内的多名涉案警员进行了停职处理,且开展了深入的行政调查以审视此事件背后的管理漏洞及系统缺陷。联邦调查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本扎已于12月17日被控告一项以职权侵犯公民权利的重罪指控,罪名是“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权力剥夺受害者权利”。检察机关明确指出,这一罪名根据美国联邦法律,最高可判处十年监禁。
起诉文件详细描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被告串通伪造报告、删除信息等遮掩真相的行为。同时联邦调查秉持严谨态度,试图厘清事件中的各个责任环节,并审查是否存在更广泛的制度性歧视和腐败。公众和媒体对该事件的反应异常强烈,尤其是跨性别社区及其支持者纷纷发声,呼吁正义得以伸张,并要求执法机构进行彻底改革。该事件也再度揭示了美国执法体系中关于权力监督、官员问责及性别平权的长期挑战。对于埃米特而言,这场噩梦远未结束。尽管所有针对他的指控已经被检察机关撤销,但身心受到的创伤难以忽视,社会对跨性别群体的理解与包容依然面临艰巨考验。
学界和法律专家观点一致认为,必须建立更完善的执法培训体系,重点强化对多元性别身份的尊重及合法权益保障,防止类似暴力执法事件重演。未来洛杉矶县及全美执法机构将在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压力下,推进透明度及问责机制的升级。这包括在执法流程中增加监控设备覆盖率,确保每起执法行动有详尽且可追溯的录像证据,同时建立独立的监督委员会,负责调查和评估涉及执法人员违规行为的案件。社会公众对执法公正的呼声也推动相关立法改革,例如拟定针对警察暴力的更严格法规,以及充分考虑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专门措施。总结来看,洛杉矶县警务人员滥用职权事件不仅是个案,更是美国执法体制面对的复杂问题缩影。如何平衡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如何打破偏见真正确保多元群体安全受到尊重,是摆在社会面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唯有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监督与公共参与,才能重建公众对警方的信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