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新闻

访问即是新型漏洞:身份安全在现代网络防御中的核心地位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新闻
Access Is the New Exploit

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演进,传统的防火墙和边界安全策略已无法有效抵御基于身份的入侵。攻击者不再依赖复杂的技术手段突破系统,而是通过盗取合法用户的登录凭证实现渗透,本文深入解析身份成为网络安全新焦点的原因及应对之道。

网络安全领域的威胁形态正经历深刻变革,过去人们对网络攻击的印象往往停留在戴帽黑客猛烈敲击键盘,攻破防火墙的形象。然而,现实中的大多数数据泄露事件并非始于复杂的技术漏洞利用,而是源于被盗取的登录凭证。网络犯罪分子更倾向于凭借合法的账户权限在系统中潜行,而不是试图攻破防御壁垒。当前的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安全事件都涉及凭证滥用,一旦攻击者获得了有效身份认证,就能在系统内部横向移动、提升权限并窃取数据,而不易触发传统安全防护检测。身份已然成为攻击的首要入口,继续依赖旧有的边界防御或简单的访问控制措施,无异于为持有合法凭证的攻击者敞开大门。 攻击者为何偏爱通过登录实现入侵?在现代威胁环境下,攻破系统壁垒所需的高级技巧被取代为获取合法的访问凭证。

攻击者通过钓鱼邮件诱骗用户泄露信息、利用密码重复使用漏洞、会话劫持,甚至在暗网交易平台购买账号密码,均可避开传统的安全障碍。凭借看似正常的用户身份,他们能够在网络环境中自由穿梭,搜索权限配置漏洞,利用暴露的秘钥或错误设置的角色提升特权,最终实现敏感数据的提取。这类隐蔽的身份攻击方式由于其与正常用户操作无异,难以被依赖于外部威胁或已知恶意程序特征的检测工具识别,因此更具隐蔽性和破坏性。 现实中的网络入侵通常遵循一种模式,从身份被攻破开始,最终导致系统全面失陷。这种“攻击曲线”启示我们,只有理解攻击者如何利用盗用身份实施攻击,才能有效布防。据此,攻击者往往先获得凭证,包括通过钓鱼手段骗得登录信息,窃取浏览器或终端上的认证令牌,或者直接从暗网购买被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

这种方式看似普通登录,极少触发安全报警。成功取得身份后,攻击者利用系统原生工具如PowerShell、SSH、远程桌面协议等,实现无痕迹的横向渗透。随后通过发现权限配置错误、访问隐藏的秘钥或利用未修补的权限边界,逐步提升权限。为了确保持续访问,攻击者会建立持久机制,例如新增账户、部署域环境中的“金票”,或劫持长期有效的令牌。一系列安静且策略性极强的动作堆叠起来,构成了现代身份驱动的攻击链。应对此类威胁,需要在每一步实现对访问的可见性和控制,并进行持续性的身份验证。

在企业环境中,身份安全正成为最薄弱的一环。虽然组织在边界防护和终端安全方面投入巨资,攻击者却常常从“人为因素”入手突破。弱口令、密码在不同系统间重复使用、代码及流水线中硬编码凭证极易被利用,使得合法身份变得难以区分真伪。此外,随着企业规模扩展以及多云、混合环境的普及,身份泛滥问题日益严重。存在大量未受管理的账户、遗留系统、以及身份认证和多因素认证策略的不一致,使得权限过度或“孤儿账户”的风险大幅提升。许多传统系统依赖“静态信任模型”,一旦通过身份认证即可访问所有资源,这在远程办公和复杂云架构盛行的今天显得格外脆弱。

缺乏基于角色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未引入即时访问授权和情境感知策略,导致攻击者一旦登陆便能肆意横行。 数据数据显示,基于凭证的攻击已成为网络安全事件的主导形态。根据2024年Verizon数据泄露调查报告,约22%的安全事件由凭证滥用引发,且超六成的攻击涉及钓鱼、社会工程或凭证错误使用。云环境中的配置错误事故占比超八成,常与过度权限或身份管理不善密切相关。尤其在混合云不断普及的当下,缺乏严格执行“最小权限”原则、缺乏统一身份访问监控、忽视三方访问控制,使攻击面进一步扩大。显而易见,防火墙失效已不是最常见的入侵起点,相反盗用身份凭证成为黑客进攻的“新钥匙”。

传统的安全模型在现代环境已显不足。曾几何时,简单的“一次认证、永远信任”策略在封闭式的本地网络可行,如今面对遍布全球、动态变化的远程用户和机器身份,此模式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攻击者在凭证被盗后无需再次挑战身份验证,得以长时间、无声息地在网络中游走。现有的特权访问管理工具往往未能适应云原生架构及DevOps需求,存在静态凭证保管只能阻止部分横向移动、难以支持即时临时接入、无法与动态容器及无服务器环境集成、缺乏实时审计和行为分析等缺陷。这些限制带来繁琐配置和用户体验不佳,导致安全绕行和“影子访问”现象普遍。 针对这些挑战,零信任特权访问(Zero Trust Privileged Access)成为新时代的安全标杆。

零信任理念认为无论内部还是外部访问均不可默认受信任,必须持续基于身份、设备安全状况、地理位置及行为异常等多重因素动态验证授权,将访问权限严格限定为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最小范围。多因素认证的无例外执行、临时授权机制、全面的日志记录和实时监控,是实现零信任安全策略的核心要素。这样才能有效阻断攻击者利用合法身份横向渗透和权限滥用。零信任不仅仅是一套加装的安全工具,更是一种需要从基础架构设计时即内建的架构理念。盲目将零信任模型“贴补”到遗留系统,往往造成维护复杂、策略不一致、监控盲区,无法达到预期的安全效果。 最终,网络安全的未来在于摒弃传统的单点信任机制,转而建立动态、持续验证和上下文感知的身份安全框架。

攻击不再源自单一漏洞,而是从无数冰山一角的人为失误和权限管理疏漏中渐进,只有将每一次访问视作潜在威胁、不断审查和收紧权限,企业才能有效防止凭证滥用引发的灾难。边界不再是堡垒,身份安全才是第一道防线。通过采纳零信任特权访问理念,结合即时访问授权、多因素认证与行为分析技术,组织得以全面提升对身份风险的防控能力,筑牢现代数字化运营的安全根基。面对凭证滥用成为“新型漏洞”的现实,拥抱以身份为中心的零信任策略已成为任何企业守护关键资产的必由之路。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Videos show Tesla robotaxi braking hard without warning and wrong side of road
2025年09月20号 23点41分12秒 特斯拉Robotaxi暴露自动驾驶安全隐忧,刹车骤停并逆行行为引发监管关注

特斯拉自动驾驶Robotaxi在美国奥斯汀测试时出现刹车突然且无预警,甚至在道路上行驶到错误车道的行为,引发了监管机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商业化进程中的挑战和潜在安全隐患,同时也与其它自动驾驶行业领导者形成鲜明对比。

Is the Middle Class Musician Disappearing? (2022)
2025年09月20号 23点42分37秒 中产阶级音乐人正在消失吗?探讨创意生涯与经济现实的碰撞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产阶级音乐人的处境正变得愈发艰难。本文深入分析当代音乐人的经济生态,剖析科技变革对创意产业的深远影响,并提供务实的职业发展建议,助力音乐创作者实现更稳定的生活与艺术追求。

Why Iamgold Rallied Today
2025年09月20号 23点43分47秒 Iamgold股价大涨背后的深层原因解析

深入剖析Iamgold股价今天大幅上涨的多重因素,包括地缘政治风险、黄金价格走势及公司生产能力提升,揭示投资者信心提升的内在逻辑与未来发展潜力。

Why AMD Stock Is Rising Today
2025年09月20号 23点44分56秒 深入解析AMD股票上涨背后的驱动力

本文全面剖析了近期AMD股价上涨的多重因素,涵盖市场环境、分析师评级提升以及人工智能需求增长对AMD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热门科技股的投资价值。

New FICO Credit Scores Incorporate Buy Now, Pay Later Transactions
2025年09月20号 23点46分09秒 FICO引入购买后支付(BNPL)交易新信用评分,全面反映用户还款行为

随着购买后支付(Buy Now, Pay Later,简称BNPL)模式的流行,信用评分体系迎来重要变革。FICO推出两款全新信用评分产品,将BNPL还款记录纳入考量,帮助贷款机构更精准评估消费者信用风险,推动个人信用生态更趋透明与公正。本文深入解析FICO新评分的创新意义和行业影响。

Stably Introduces Stablecoin Development & Advisory Services for Institutions & Enterprises
2025年09月20号 23点47分07秒 Stably引领稳定币开发与咨询服务,助力机构与企业迈向数字货币新时代

随着全球稳定币市场的高速发展,Stably作为业界先锋,推出了面向机构与企业的稳定币开发与咨询服务,助力传统金融和企业创新数字货币产品,实现安全合规的数字支付与生态建设。

Two Thirds of Fintech Use IFCs as Cross-Border Growth Tops Agenda
2025年09月20号 23点47分55秒 国际金融中心助力金融科技跨境发展 成功之路的关键选择

随着金融科技行业的迅猛发展,跨境扩展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金融中心凭借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越来越多金融科技企业选择的落脚地,推动了全球业务的创新与增长。本文深入探讨金融科技与国际金融中心的紧密联系,解析行业领导者的选择逻辑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