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度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指责其在利率调整政策上的动作“太晚”,并直言希望鲍威尔能尽快被解除职务。这一言论引发了金融市场和经济观察者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加剧了关于美联储独立性以及美国货币政策未来走向的讨论。 自鲍威尔2017年被特朗普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以来,双方的关系呈现复杂甚至紧张的态势。特朗普频繁在公众场合批评鲍威尔,尤其围绕利率政策,认为美联储应更积极地通过降低利率推动经济增长。然而,鲍威尔在任内面对通胀压力、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及全球经济环境变化,采取了较为谨慎和稳健的态度,这与特朗普的激进诉求形成鲜明对比。 最近,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公开演讲,重申美联储对经济局势的评估。
他指出,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已经导致美国通胀加剧和经济增长减速,甚至可能陷入“滞涨”——这是1970年代美国经历过的经济困境,伴随价格持续上涨但经济增长停滞,令货币政策执行面临巨大挑战。鲍威尔强调,美联储在价格稳定和最大就业这两个目标之间将面临矛盾和压力,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谨慎对待这一复杂局面。 鲍威尔的这一警告显然触动了特朗普的神经。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抨击鲍威尔的报告是“混乱的一团”,并继续声称美联储应迅速下调利率,否则将加剧经济困境。他还驳斥了鲍威尔对关税政策负面影响的判断,自认为关税为美国带来了巨额收益,能够抵消通胀压力。 事实上,自从2024年9月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以来,到2025年,利率维持在4.25%至4.5%的区间未做调整。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近日选择下调利率,引发特朗普进一步不满,认为美国需要采取更积极的降息措施以保持竞争力。 特朗普对美联储无节制的指责不仅仅是立场分歧那么简单,更涉及对美联储独立性根本的挑战。作为联邦政府独立机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制定历来避免政治干预,以确保政策决策的专业性和长远性。特朗普执政期间曾透露计划削弱美联储的独立地位,甚至传出有意推动修改相关法律,以便总统有权在无明确理由情况下罢免美联储主席。 目前,一项关于白宫是否拥有无限制罢免独立联邦机构负责人权力的最高法院案件正在审理中,该案一旦有利于行政部门,可能会动摇美联储制度性的独立保护。对这一进程,鲍威尔公开表示,美联储独立性是有法律保障的,且两党均认同其重要性,预计难以轻易被改变。
投资者和企业界对鲍威尔的每一次公开讲话细细研读,希望从中捕捉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鲍威尔在此次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关税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使得美联储面临前所未有的三重压力: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依然高企及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更需权衡得当,避免激进操作带来新的风险。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批评,表面上看是对加息政策的不满,实质上反映出特朗普对其经济治理理念的坚持。特朗普专注于通过关税和减税来刺激制造业和国内经济增长,倾向于利用财政政策和贸易工具,而对紧缩货币政策持批判态度。他认为,通过降息和更松的货币环境,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投资和就业扩张。
尽管特朗普声称关税政策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但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关税往往会转嫁到消费者和企业身上,推高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通胀上升。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引发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对长期经济增长构成隐患。 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美联储未来的决策方向。鲍威尔及其团队依然保持谨慎,试图在控制通胀和促进就业之间找到平衡点。面对特朗普的压力和公众期待,美联储如何坚持独立性、科学理性的决策原则,是确保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展望未来,美国经济前景充满变数。
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以及科技创新变革,都将影响货币政策和经济走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每一个政策调整都可能引发市场剧烈反应,而政治力量的介入风险正在增加。这一局面对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对鲍威尔的公开批评和促其早日离任的言论,除了反映其个人政治诉求外,也折射出美国政治体制与经济治理之间的复杂互动。未来,华盛顿如何平衡行政权力与美联储独立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国社会经济的走向。 总结来看,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的矛盾不仅是货币政策的分歧,更是一场关乎制度设计与权力制衡的较量。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关键时期,维护美联储作为独立机构的权威、确保货币政策科学公正执行,对美国经济长远健康至关重要。而市场和公众也需要理性看待政治言论,关注实际的经济数据和政策走向。随着案件进展和政策调控持续,未来如何破解滞涨困境、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仍是摆在美国决策者面前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