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发明,指的是不同的发明者在相似的时间段内,独立而几乎同时创造出相同或类似的发明,这种现象在科学和技术历史中屡见不鲜。它不仅揭示了创新背后的复杂互动,也对我们理解科技如何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发明是个人天才的结晶,但多重发明的普遍存在挑战了这种观点,提示我们创新可能更多地受到当时社会、技术条件和历史背景的整体驱动。以电话的发明为例,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仅仅领先竞争者埃利沙·格雷几个小时递交了电话专利申请。由此引发的专利争议耗费了巨额资金,最终贝尔胜诉,但这场官司也提醒了人们多重发明的现实。这一事实并非孤例,历史上许多关键发明均展现出类似的多重创造现象。
著名的爱迪生和约瑟夫·斯旺分别于1880年独立获得了电灯泡的专利,同年,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也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如此多的例子说明,多重发明并非偶然,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科学社会学家如威廉·奥格本和杜萝西·托马斯在1922年曾统计了150起科学与技术中的多重发明案例,随后罗伯特·默顿在1961年更是发现了261个类似例证,并有趣地指出“多重发现”这一理论本身也是一个“多重发现”,这种现象在19世纪初就已被反复提及。虽然现有的案例数量表明多重发明并不罕见,但到底有多普遍仍然令人好奇。一位研究者马特·克兰西曾尝试量化这一频率,给出了科学发现约有2%到3%的概率会同时被独立发现,而一项针对1998年至2014年间专利干涉诉讼的研究则显示每年独立发明的概率约为0.02%。差异明显的统计结果反映了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的不同,也体现了多重发明的复杂性。
此外,将目光投向历史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非增量发明,研究人员选取1800年至1970年间约190项历史重要发明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些例子中,超过一半的发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多重发明现象,近40%更是包括多个成功或接近成功的独立发明。这种高频率的多重发明表明,很多创新的基础理念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对许多研究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被多方独立摸索和实现。多重发明的分类涉及多个维度,首先包括对同一基本思想的多次描述。例如,晶体管的基本概念早在1926年由尤利乌斯·利连费尔德申请专利提出,虽然他未能真正制造出实用产品,但其理论说明为后来的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奠定基础。第二类是对同一发明进行的多次认真开发尝试,这些努力尽管未最终取得成功,也证明了创新概念的合理性。以合成氨的哈伯-博施工艺为例,尽管只有哈伯和博施真正成功实现工业化,但其他多个研究团队也曾探索类似路径。
第三类是多次成功或接近成功的独立发明,诸如喷气发动机的发明者弗兰克·惠特尔和汉斯·冯·奥恩,他们在1930年代末头几乎同时完成了喷气发动机的制作。除了确认多重发明的存在,不同发明是否彼此独立也是关键问题。若某一发明者因知道先前的成果而加以改进和完善,那么后者的努力虽重要,却不属于完全独立的多重创新。历史上,诸如查尔斯·古德伊尔和托马斯·汉考克在橡胶硫化工艺上的先后努力,正因为汉考克的工作是在获得古德伊尔胶料样本后才开始,因此不能算是完全独立。类似情况见于食品保鲜领域的阿佩尔和杜兰。虽然判定独立性有时存在困难,但大多数记录较为详细的重要发明得以较为清晰地评估。
不同时代的多重发明频率变化趋势表明,从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中叶,这一现象保持相对稳定,未见显著增加或减少。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技术领域的发明,电气、化学、机械、电子、医疗以及其他类型领域的多重发明表现相近,说明该现象并不局限于特定技术类别。多重发明频率的普遍性反映出创新的内在规律,即当社会和科技条件成熟时,多个独立发明者会以相似思路攻克同一难题。实质上,重要技术问题往往会吸引众多研究者投入,资源与知识的共享也让解决方案出现趋同。例如,对钢铁防锈问题的关注促使许多发明者探索不锈钢合金,矿井火灾的安全照明需求催生了多个安全灯设计,而烟火烟雾难题则激发了多种无烟火药的研制。众多发明者共享材料、技术以及时代背景,难免导致发明思路的相似和同步诞生。
高比例的多重发明还挑战了“伟人理论”——即技术进步由少数天才驱动的观点。相反,它更支持历史决定论或“技术成熟度理论”,认为发明结果大多由当时的科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塑造。如果重新“洗牌”历史,类似的发明依旧会在新的条件下出现,说明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重复性。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发明,这些发明通常受到充足的文献记录和学术关注。而较少重要的发明,因缺乏文献记载,不易判定多重发明的频率,因此当前的数据主要代表了突出创新的多重发明现象。对少显著发明的多重创造率进行深入考察,未来可能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的图景。
此外,科学文化和组织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科技发展往往依赖信息网络的传播与共享,团队和机构的合作无形中推动了知识积累与创新。多重发明有时也反映了发明者相互之间的“知识共鸣”,在不同地域与背景中独立触发相似创造。总之,多重发明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频率暗示创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集体性。对多重发明的深入理解有助于通过历史视角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确保现代创新政策和科研策略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并支持那些当下及未来“必然”出现的关键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