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藤球运动,称为chinlone,是一种融合了运动与艺术的传统技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作为缅甸的国家运动,chinlone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象征。在缅甸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这项古老运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国内持续的冲突和制作球具的关键材料——优质藤条的短缺,给chinlone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chinlone运动强调对球的控制,参与者通过脚、膝盖、头部等身体部位灵活地传递球,体现出极高的技巧和协调性。男性通常成队围成圈进行传球,动作优雅流畅,几乎像舞蹈;女性则以令人惊叹的平衡与灵活性进行Solo表演,常在绳索上行走或在椅子和物品上做出杂技般的动作,展现极致的身体控制力和技巧。对选手来说,专注于球的触感和动作,让他们暂时远离外界纷扰,体验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然而,近年来chinlone运动的参与度明显下降。这不仅是COVID-19疫情带来的影响,2021年的军事政变和随之而来的内战更是使情况雪上加霜。缅甸的社会动荡导致贫困问题加剧,很多地方的普通民众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生计,传统文化活动被迫退居次要位置。体育场所减少,赛事活动暂停,许多年轻人无暇学习和传承这项艺术化的运动。 chinlone运动的核心当属专用的藤球。这些藤球由工匠们用细腻的藤条手工编织而成,完成品球体大小适中,外观呈现出五边形的窗格。
制作过程极具匠心,从剥皮、削细到卷曲单条藤片,再到编织成形,每一步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细腻的手艺。最后将成型的藤球放入沸水中浸泡,让其更加坚韧耐用。优质藤条的质量直接决定球的韧性和弹性,这也是球具能否承受激烈运动的关键。 但和平的缺失使藤条的采集变得极其艰难。缅甸西部的若开邦长期处于武装冲突状态,当地优质藤条产地遍布于密林深处。长期的战火让当地农民不敢进入森林采集藤条,供应链出现断层。
负责生产藤球的工坊面临材料断货的危机,制球工匠生计受到严重威胁。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工坊虽努力坚持,但国内的政治不稳定和安全形势使运输和贸易环节复杂化,进一步影响藤球生产的可持续性。 在缅甸文化复兴的语境下,chinlone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承载着民族身份和历史记忆。1953年,政府首次对传统chinlone运动进行规范化,制定了系统的规则和计分方法,希望借此将其打造为具有国家特色的文化象征。当时,这是继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后,缅甸人民寻求自我认同与文化重建的重要举措。如今,尽管面临困局,许多chinlone爱好者依然坚守阵地,即便是在城市的高速公路桥下、停电后的街灯旁,或简陋的露天运动场地,依旧可以看到他们优雅地踢球传球。
一些年长的工匠和运动大师认识到chinlone面临消失的风险,他们积极主动地将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师徒之间的手工制作流程,细节的传递,运动技巧的训练,都承载着文化智慧和传统价值。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运动员曾感慨:“只要握住球,你会忘记一切,完全沉浸在动作与节奏中,这种感受是无与伦比的。” 不仅仅是缅甸,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藤球运动存在。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称为“sepak takraw”的运动在网球场上展开,规则与chinlone有所不同,竞技性更强;在老挝则叫“kataw”,菲律宾则称为“sipa”,而中国南方地区则常见以踢毽子为主的类似运动。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这种以双脚传导球类的体育活动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玩法,体现了东南亚丰富多样的传统体育文化。
chinlone的悠久历史也得到了考古学的佐证。法国考古学家曾在缅甸的一个古代佛塔中发现一个银制chinlone球的复制品,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至公元900年的Pyu文化时期,说明这项运动作为消遣娱乐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早期chinlone主要面向贵族和王室,用于休闲和娱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全民喜爱的体育文化形式。 当前的缅甸局势虽复杂,但chinlone运动者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无论是在街角的临时运动场,还是黑暗中昏黄的灯光下,他们都试图将chinlone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对于他们而言,chinlone不仅仅是运动,更是坚持和希望的象征,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在纷乱时代中保持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缅甸chinlone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层面的问题,更折射出国家民族文化在战乱和资源匮乏冲击下的脆弱。其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包括政策制定者、文化保护机构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协助。同时,寻找替代材料,创新制作工艺,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也成为保持chinlone生机的关键。 展望未来,chirnlone若能在现代文化的助力下焕发新生,不仅是缅甸民族精神的一种延续,也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它的每一次触球,都承载着历史的回响与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盼。感谢那些默默坚守在制作工坊和运动场地的人们,他们用双手和心灵守护着这一庞大民族文化宝藏的生命力。
缅甸chinlone如同一颗连结过去与未来的藤球,在风雨中舞动,诉说着一个民族永不褪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