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多重影响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OSA)的负担有可能因气温升高而显著增加。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相关呼吸障碍,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气道阻塞,导致呼吸暂停或气流减少,进而引发多种健康问题。最新研究指出,高温环境不仅会影响睡眠的质量和时长,还可能加剧OSA的严重程度,增加其患病率,从而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分析超过11万名来自多个国家用户的睡眠数据,深入考察了24小时环境温度与OSA发作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达到约27摄氏度的高温(即高温天的99百分位)时,个体夜间出现OSA的概率较低温(约6摄氏度的天气)时增加了45%。
这表明气温升高显著提升了OSA的发生风险,且高温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全球多个国家均有体现。尤其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国家,温度对OSA发病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可能强化高温对健康的破坏作用。 与OSA带来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其对整体生命质量的损害和经济成本的提升。由于OSA会导致日间嗜睡、认知功能下降、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其未治疗状态下的健康负担不容小觑。相关研究通过计算因温度升高而新增的OSA病例,引入残疾调整寿命年(DALYs)指标,量化了个体因病失去的健康寿命。数据显示,2023年因全球升温而增加的OSA患病率在29个国家造成了约78.8万健康生命年的损失,以及数以亿计的工作效率减损。
相应的经济损失接近千亿美元,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负担。 不仅当下,未来几十年全球气温还将持续上升,特别是在没有采取有效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情景下。气候预测模型显示,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比工业革命前水平提升2.1至3.4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升幅将使得OSA的负担进一步加重,预计可达当前水平的两倍甚至更多。温度升高不仅导致OSA发病率上升,相关的健康损害和生产力损失也会成倍增长,这无疑将对医疗体系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工作场所生产力的损失是全球变暖对OSA影响中的另一重要方面。
OSA患者通常伴随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及出勤率。研究预测,仅2023年因气温升高导致的OSA增加,就已造成2900万工作日的缺勤和表现不佳,其中包括出勤而无法高效工作的工作日。这种生产力下降的经济代价在未来伴随着温度继续上升,预计将递增至数万亿美元。 造成这一现象的机理部分源于高温天气对睡眠环境的影响。人体睡眠的理想环境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以促进体温下降和睡眠维持。气温升高造成的夜间热环境会干扰深度睡眠阶段,导致睡眠碎片化,加重呼吸障碍。
高温还可能加剧与气道炎症和充血相关的生理反应,从而诱发或加重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此外,热应激状态下人体交感神经活性提升,也可能影响上气道肌肉张力,进一步加剧OSA症状。 然而,社会经济因素及个体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温对OSA的影响。发达国家较普及的空调设备、良好的建筑隔热条件以及健康管理服务为高温环境提供保护屏障。相反,低收入国家和弱势群体因缺乏有效的居住环境调节手段,面临更大的热应激风险,因而更容易受到高温引起的OSA负担加重的影响。这一不平等现象提示我们,未来的公共卫生策略应特别关注改善脆弱群体的热适应能力。
另外,个体健康状况如肥胖程度、年龄、性别等也会影响高温对OSA的作用效果。数据显示,肥胖者在高温环境下OSA风险增幅更大,而男性患者的气温敏感度也略高于女性。尽管目前研究样本中女性比例较低,但整体趋势一致,显示需要更多针对不同群体的研究以优化预防和干预策略。 对于管理和缓解这一健康挑战,除了全球范围内加快气候行动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外,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也需加强应对措施。推广OSA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状态,减少其相关的健康并发症。新兴治疗手段如有效的减重方案、创新药物治疗、智能呼吸辅助设备的普及,均为减轻气温升高带来的OSA负担提供了希望。
同时,社区层面的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也应普及睡眠卫生知识,帮助个体优化睡眠环境,降低热应激风险。 研究中还指出,当前对高温对OSA影响的认识仍存在诸多限制,包括缺少各地室内温度和空气污染等环境数据,以及对个体行为变化如酒精摄入、睡眠习惯等调节因素的考虑不足。未来更精细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温度与OSA关系的具体机制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推动基于证据的干预策略。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不仅威胁生态和环境安全,还正通过直接影响睡眠呼吸疾病,给公共健康带来新挑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作为一种高发且负担重的睡眠障碍,其与温度变化的紧密联系提醒社会各界盯紧气候变化的多维度影响,推动整合气候行动与健康政策。通过控制全球变暖幅度、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及优化临床管理,才能有效减轻未来OSA及其衍生问题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保障人类的健康睡眠和社会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