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正式开始执政,立即宣布针对数字资产领域的一系列政策调整,标志着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上的重大转向。这一系列政策旨在将美国打造成为全球加密资产中心,重塑此前偏向监管限制的格局,通过开放并支持新兴数字金融技术,推动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全面融合和应用。这种政策变化不仅吸引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业界和投资者对数字资产未来的期待与探讨。 特朗普政府上任数日后迅速签署了两道关键行政命令,确立了其明确的亲加密立场。第一份名为“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力”的行政命令正式废止了拜登政府时期对数字资产制定的严格监管政策,取消了执行力度偏重的限制措施。该命令特别强调了自我托管权利、区块链访问自由、加密货币挖矿的合法性以及交易的无审查性,并明确反对美国央行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
这一政策方向体现了特朗普政府鼓励市场创新与自由竞争的理念,试图减少过度监管对加密产业发展的束缚,同时也释放出政府希望成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引擎的信号。在此基础上,政府成立了由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担任主席的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专责在180天内制定统一联邦监管框架,评估并调整现行各项规章政策,以求适应数字金融技术快速发展的新生态。 紧接着,第二道行政命令向财政部下达指示,推动建立“战略加密储备”,将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XRP)和艾达币(Cardano)等主要数字资产纳入国家储备体系,类似于黄金等传统战略资产的管理形式。该声明不仅象征着政府对数字货币资产的认可和重视,也直接带动市场价格强劲上涨。比特币价格一度激涨9%,达到93,000美元,以太坊攀升11%至2,500美元,瑞波币及艾达币涨幅更为显著,分别涨至2.80美元及突破1美元。 此外,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代理主席马克·乌耶达(Mark Uyeda)的领导下,启动了名为“加密2.0”的专项工作组,由加密领域知名监管人士赫斯特·珀斯(Hester Peirce)牵头,目标是厘清加密资产的法律属性,制定明确的监管边界和披露规范。
SEC逐步释放信号,明确表述如恶搞币、协议挖矿、权益质押及支付型稳定币并非证券,这一立场极大缓解了项目方及交易所的合规压力,有利于促进市场创新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SEC还废除了之前限制银行托管客户数字资产的会计公告(SAB 121),允许银行主动参与数字资产托管服务,从而逐步实现传统金融服务与数字资产市场的融合,这被视为突破了拜登时期对银行业审慎监管的重大障碍,也体现出监管层对数字货币生态系统逐渐认可的态度。 不仅如此,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等多家银行监管机构同步调整监管策略,取消了以往因“声誉风险”担忧而对银行服务加密企业保持谨慎态度的政策。曾因“绞杀行动2.0”(Operation Chokepoint 2.0)令加密行业深受限制的局面逐渐缓解,银行业对加密业务的接受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更多具有加密友好背景的监管高管获任命,如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署理主席卡罗琳·帕姆(Caroline Pham)及FDIC的崔维斯·希尔(Travis Hill),为数字资产政策注入更多积极元素。 2025年7月18日,特朗普亲自签署了历史性联邦立法——GENIUS法案,成为美国首部数字货币法律。
法案聚焦对稳定币的监管,明确银行与数字资产发行方的职责和规则,首次从法律层面将数字货币纳入正式的金融框架,增强市场信心与合法性。尽管该法案的制定过程中遭遇右翼部分议员的阻力,同时特朗普家族因涉足加密项目如恶搞币、USD1稳定币及世界自由金融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被质疑利益冲突,致使参议院谈判进展曲折,但其通过仍然是美国数字资产监管迈出的坚实一步。 特朗普管理团队对加密产业的积极态度赢得了市场正面反响。知名数字资产投资机构Galaxy Digital的CEO迈克·诺沃格拉茨(Mike Novogratz)预言,比特币有望达到130,000至150,000美元的新高。然而,数字资产领域依然面临不小挑战,诸如投机行为导致的价格剧烈波动、去中心化金融(DeFi)监管漏洞以及市场结构改革滞缓等问题尚需权威机构予以妥善解决。总统工作组即将发布的重要报告,将对未来监管框架的统一构建起到关键作用。
传统金融巨头如摩根士丹利和贝莱德相继进军加密资产领域,也彰显数字资产作为新金融基石的潜力。业界普遍认为,在现有政策环境趋于宽松及监管明确的前提下,美国具有领先全球数字资产经济的条件与优势。然而,监管的平衡与创新并进将是未来持续关注的核心。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布局与市场反馈正深刻推动加密产业加速迈向主流,数字资产应用场景的丰富与深化有望催生更多金融创新和产业变革。未来,随着整体政策体系逐渐完善,美国数字货币生态将焕发新活力,成为全球数字金融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