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在近年显著提升。然而,围绕数字资产的监管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如何平衡创新推动与风险防范之间。2025年4月7日,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托德·布兰奇(Todd Blanche)发布了一份题为“结束监管起诉”(Ending Regulation By Prosecution)的备忘录,宣布司法部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执法策略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数字资产监管时代的到来,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政策变更的背景、核心要点及其对数字资产行业未来的深远影响。 备忘录指出,司法部将摒弃以往采取的“通过刑事起诉进行监管”的方式,转而将执法重点聚焦在打击利用数字资产进行的个人犯罪活动上。此前,美国司法部的监管执法行动常被批评为“鲁莽”、“设计不周且执行不力”,特别是在针对加密货币平台和相关企业的监管起诉上。
此次政策调整体现了拜登总统第14178号行政命令所强调的促进数字资产创新的愿景,尤其是在减少监管障碍、支持行业创新方面的积极态度。 此次执法政策转变的核心在于区分数字资产领域的刑事犯罪行为与普通监管违规行为。司法部明确表示,将优先打击那些通过数字资产造成投资者和消费者重大财务损失的个人犯罪行为,以及利用数字资产支持恐怖主义、毒品走私、跨国犯罪集团和人口贩运等严重违法活动的行为。相反,针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或混币服务等因用户行为导致的非故意违规行为,将不再作为重点打击对象,除非存在平台自身有意串通犯罪的明确证据。 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司法部已解散成立于2022年的国家加密货币执法团队(NCET),明确其不承担数字资产监管机构的职能。由此,数字资产的监管责任逐渐回归给相关专门监管部门。
司法部则更加专注于打击数字资产领域的金融欺诈、洗钱和犯罪资金流转等刑事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司法部仍将依据法律对明确知情使用数字资产进行非法资金传输的个人或组织展开起诉,在保持对严重违法行为高压态势的同时,避免因监管边界模糊对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政策调整也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案件产生重要意味。例如,针对混币服务Tornado Cash联合创始人Roman Storm的审判即将进行,该案涉及洗钱及违反制裁法规等罪名,司法部的立场是案件聚焦在个人犯罪行为而非开放源代码技术本身。此案凸显了司法部在处理数字资产技术创新与犯罪责任归属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具体执法指导方面,司法部对联邦检察官提出了明确指示,要求重点追究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个人责任,避免通过“分类纠纷”来耗费司法资源。
例如针对数字资产是否属于证券或商品的法律界定问题,若无其他刑事指控依据,检察机关将不主动推动诉讼。这样的策略意在避免以司法手段替代立法或专业监管机构的职责,实现法律适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 投资者保护在新政策中被赋予高度重视。鉴于2022年数字资产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司法部计划评估并推动立法及监管层面的改革,以改进资产没收机制,保障受害者权益,促进受害者公平合理的赔偿。这一举措有助于增强数字资产市场的信任基础,为未来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此外,司法部还宣布将重新分配内部资源,市场诚信和重大欺诈部门停止对数字资产的相关执法,而计算机犯罪和知识产权部门继续参与行业指导和执法联络。
司法部将积极参与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助力制定符合行政政策的监管和立法建议,从而推动构建兼顾创新与安全的数字资产监管体系。 这一政策变化整体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及数字资产行业监管思路的重大调整。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银行监管机构逐渐收紧监管压力不同,司法部的做法体现了更为灵活和专注于刑事犯罪的执法原则。此外,这一变革与特朗普总统执政时期提出的促进数字资产行业创新的政策主张高度契合,成为行业发展与合规监管之间寻找平衡的范例。 展望未来,司法部的新政策不仅将影响数字资产领域的法律环境,也可能为其他高科技、新兴产业的监管提供借鉴。如何确保司法资源合理分配,避免过度执法导致创新萎缩,将成为政策制定者和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同时,随着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进一步融合,跨部门、跨国界的合作和协调也显得尤为重要,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犯罪挑战。 综上所述,美国司法部在数字资产执法策略上的转变标志着监管新时代的开启。其重点从广泛监管违规转向精准打击刑事犯罪,不仅为数字资产行业创造了更为宽松和明确的处罚界限,同时维护了投资者权益和国家安全利益。未来,数字资产的监管框架将更加注重创新激励与风险控制的平衡,推动行业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企业投资者以及相关执法机构需密切关注该政策变化,积极调整合规策略和执法思路,共同塑造数字经济的繁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