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年度报告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报告揭示,纽约联储在债券持有中出现了1.06万亿美元的账面未实现亏损,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9484亿美元再次上升,反映出全球利率环境的显著变化及其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债券持有的账面未实现亏损,简单来说,是指被持有债券的市场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虽然这些损失并未真正实现,也就是说美联储仍未以低于购入价的价格出售债券,因此没有直接的现金流损失,但这一数字反映了利率变动对美联储资产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金融和政策意义。关键因素在于2024年全球和美国市场利率的普遍上升。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在过去数年采取了多轮加息政策,推动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提升。
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呈反向关系,利率上升直接导致了持有债券的市值下跌,进而产生巨额的账面损失。尽管如此,联储表示这些亏损不会干扰其货币政策的正常操作,原因在于美联储对于债券的持有策略是一直持有到到期,而不是基于市值的买卖。这意味着即使市场价值波动,最终债券到期时的本金和利息支付依然不会变动,从而减少了兑现亏损的风险。纽约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经历了过去十年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为支持经济稳定和市场流动性,美联储通过大量购入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推动其资产负债规模从疫情前的不足4万亿美元激增至2022年峰值接近9万亿美元。进入2023年及以后,美联储开始缩表政策,有计划地减少其证券持有量,将资产规模逐步调整至更为常态的6万亿美元左右。
资产规模的收缩虽有助于减轻市场对过度流动性的担忧,但由于债券价格的波动,账面亏损随之增加,这在报告中得到明确体现。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几年账面未实现的亏损仍将继续存在,主要由于当前利率水平较疫情前显著上升,债券价格难以快速回升。此外,随着美联储继续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资产负债表预计将稳步收缩,规模降至约6.2万亿美元。这种策略旨在减少市场流动性,遏制通胀压力,但同时也让联储的资产结构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从市场角度看,尽管账面亏损庞大,但美联储作为发行美国货币的中央银行,其特殊身份决定了这些纸面损失不会造成商业银行或普通投资者面临的信用风险。美联储的财政和政策目标不同于私人投资者,其更关注宏观经济稳健和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不过,这些未实现亏损对联储自身的会计记录和财政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未来可能影响到联储向财政部的缴款能力。虽然暂时不会动摇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根基,但持续的亏损可能对未来的政策灵活性和市场信心产生潜在制约。此外,从更广泛的经济影响来看,利率水平的提升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形成一定压力。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债券市场波动加剧等现象均与此有关,投资者也需密切关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变化带来的潜在连锁反应。总结来看,纽约联储2024年报告的1.06万亿美元账面未实现亏损不仅是其资产负债表现状的真实写照,更是全球利率环境转变的映射。对政策制定者而言,理解这些账面数字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应对未来经济中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未来,观测美联储如何在维持物价稳定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将成为全球经济参与者关注的重点。债券市场和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动态也将继续成为判断货币政策走向和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