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数字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技术主权已经成为欧洲联盟战略布局中的核心议题。2025年6月,欧洲议会工业委员会(ITRE)就欧洲技术主权和数字基础设施发布了重要的自己发起报告,此举引发了关于自由软件与开放源码(Open Source)在实现技术独立性中关键作用的广泛讨论。技术主权意味着一个地区能够在硬件、软件及相关数字生态系统中拥有充分掌控权,从而保障自身的安全、创新及经济竞争力。工业委员会强调,自由软件作为减少技术依赖和消除供应商锁定的关键解决方案,必须成为政策导向的首选。自由软件以其“四项自由”所涵盖的使用、研究、分享和改进代码的权利,为技术主权奠定了坚实基础。传统的闭源软件使得用户深陷供应商锁定,极大限制了对设备和软件环境的控制权。
而自由软件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不仅能够打破这层封锁,更有助于提升技术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公共资金投入的软件项目如果以自由软件形式发布,便能保证公众对技术的公平访问,提高透明度与审计能力,长远来看也能节省大量纳税人的开支。欧洲的自由软件基金会(FSFE)倡导“公共资金?公共代码!”的原则,推动公共部门采购时优先考虑自由软件和开放源码解决方案,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主权。工业委员会的报告虽然认可了自由软件的战略意义,但在具体措施和执行方案方面仍显不足。FSFE的高级政策顾问Alexander Sander强调,推动“自由软件优先”政策必须依靠高效的执行力和切实的长期资金支持,特别是在核心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方面。会员国间的协作同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联盟协同才能打造真正具备竞争力和自主性的数字生态。
开放源码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鼓励全球开发者社区的协作与创新。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可以共同维护和完善软件,快速修复漏洞,提升安全性。这种全球性的合作模式不但促进了技术进步,也减轻了单一供应商的技术风险。此外,自由软件降低了因重复开发同类应用而产生的资源浪费,有助于知识共享和经验传递。对公共部门而言,这意味着将能够投资更具战略意义的创新项目,推动欧洲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设备中嵌入的软件如果被限制且不可替换,会使用户的自由和安全受到威胁。
工业委员会和FSFE均呼吁支持设备中立性(Device Neutrality),确保用户拥有在其设备上自由选择、安装任何软件的权利。这不仅保障了个人自由,也能促进软件市场的多样化和竞争。尽管工业委员会的这份报告为欧洲技术主权战略画下了方向,但其在具体政策落地方案上仍需进一步完善。诸如明确的财务支持机制、跨国合作具体框架,以及公共采购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都是相关决策者需加紧推进的重点。未来,随着技术演进的加速和全球技术竞争的加剧,自由软件在保障用户自主权及提升整体数字韧性方面的重要性将持续上升。政策制定者应积极响应,推动建立一个开放、透明且可持续的数字未来。
而用户和开发者社区的积极参与,也将是实现这一愿景不可或缺的力量。技术主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关系到经济安全和民主自由的重大议题。自由软件为欧盟在这条道路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赋予了社会各界对未来数字世界的塑造权。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和实践的深入,欧盟有望成为全球技术主权和自由软件应用的典范,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