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金融行业巨头的态度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曾几何时,摩根大通(JPMorgan)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是加密货币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怀疑者之一,公开批评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甚至断言这些新兴货币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戴蒙的立场经历了显著转变,他不仅开始认可稳定币的潜力,也逐渐接纳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创新机会。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他个人观点的演变,更体现了整个金融行业对数字资产的态度调整与业务战略的转型升级。 杰米·戴蒙早期对加密货币的质疑历历在目。2017年,他曾公开称比特币为“骗局”,并声称“你不能凭空发明一种货币”,强调比特币的价值不可信。
此外,他还将比特币比作“郁金香泡沫”——历史上著名的投机泡沫,暗示比特币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投机狂潮。戴蒙甚至曾表示,如果旗下交易员参与比特币交易,他将毫不犹豫地解雇他们。这种坚决反对态度清晰展现了他对数字货币行业的戒备。 不过,随着时间推进,戴蒙的观点开始出现微妙变化。尽管他依然对比特币本身持保留态度,认为其作为资产“没有内在价值”,甚至是“无用的”,但他开始承认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尤其是在改进金融服务效率和安全性方面。2018年,他就表示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可能有应用的价值,这显示出他对技术本身的认可,尽管对加密资产的态度依旧谨慎。
进入2024年和2025年,戴蒙在公开场合愈发注重强调区块链的实际应用可能性,尤其是稳定币的优势。稳定币作为锚定法定货币的数字资产,比起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监管友好性。戴蒙称自己已转变为稳定币的“信徒”,认可其在数字支付和跨境交易中的作用。他强调,摩根大通的策略更多是响应客户的需求,而非由银行自身的偏好驱动。银行愿意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数字资产产品,同时也谨慎对待潜在风险,毕竟金融创新总伴随着不确定因素。 事实上,摩根大通近几年积极扩大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布局。
2025年7月,戴蒙确认银行将发行自己的“存款币”(deposit coin)和更广泛的稳定币,目的是深入了解这一领域,提升技术和业务能力。与此相辅相成的是,摩根大通宣布与知名加密交易平台Coinbase建立合作关系,这意味着持有摩根大通旗下Chase信用卡的用户今秋起可以直接通过Coinbase购买数字资产,甚至可以用积分兑换稳定币USDC。这种无缝衔接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的尝试,彰显出摩根大通力图成为数字金融桥梁的决心。 此外,据匿名消息源透露,摩根大通正探索推出允许用户以比特币作为抵押的直接贷款服务,预计最快可能在2026年上线。如果实现,这将是传统银行大胆采用加密资产作为信贷担保的重要试点,标志着加密市场和传统金融的进一步融合。 戴蒙对加密货币的初期担忧主要集中在监管、安全和非法用途等风险。
他曾多次强调比特币被用于洗钱、勒索软件攻击和性交易等非法活动。然而,随着行业监管逐步完善,尤其是稳定币和链上资产开始遵循合规标准,部分担忧得到缓解。戴蒙自己的观点也反映出这种风险认知的变化——他不再视数字资产仅仅是威胁,而是认为其需要被正确理解和监管,以发挥真正价值。 摩根大通的这一战略转变,与全球金融业数字化浪潮同步。各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推进,监管机构对加密行业的严格规范,以及越来越多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和银行进入数字资产领域,构成了一个激励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外部环境。摩根大通的声音和行为变化,既是对市场趋势的回应,也是在争夺数字金融未来主导地位的关键步骤。
谈到稳定币,必须了解其优势在于稳定的价值锚定和高效的流通机制。相比波动剧烈的主流加密货币,稳定币更适合用于日常交易、跨境结算和企业间的支付。这正契合大型银行客户的实际需求。摩根大通通过推出自有稳定币,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实现实时结算,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摩根大通CEO的转变,也映射出整个金融行业正在经历的范式变革。传统金融机构从最初的不信任和抵触,到主动拥抱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背后源于对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币生态的完善,传统银行可能将在数字资产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打破过去对新兴技术的成见,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数字化升级。 总之,杰米·戴蒙从公开否定加密货币,到如今成为稳定币和区块链技术的支持者,展现了他和摩根大通与时俱进的态度转变和战略调整。虽然他依然保持对比特币等波动资产的谨慎,但对区块链技术的认可以及稳定币的积极拥抱,预示着传统金融巨头与数字经济的合作与融合迈入新阶段。随着数字资产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未来的金融业生态或将因此焕然一新,摩根大通的角色无疑值得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