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所乘御車(Kashikodokoro Riding Car)是日本铁路史上一款极具象征意义与文化价值的特殊列车车厢,它被专门制造用于运载日本皇室三大神器之一的神圣镜子——八咫镜。这辆车厢不仅承载着日本皇室的传统与信仰,更见证了日本近代铁路技术与皇室礼仪的完美融合。正是这辆车厢,将传统的神圣物品以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安全、庄重地运送,为日本皇室的加冕仪式提供了独特且必要的支持。八咫镜作为三大神器重要的象征之一,代表太阳女神天照大神,其在日本皇室加冕仪式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运输八咫镜的工具必须具备严格的设计标准和高超的工艺水平。此车由日本铁道省大井工厂于1915年制造,旨在满足帝后从东京到京都进行即位礼时对神圣镜子的运输需求。
车厢采用木质车体结构,长近20米,宽度达到2.59米,高度约3.78米,整体重量超过31吨。车轮采用三轴设计,配备真空制动系统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与稳定。车厢整体尺寸设计参考了当时日本铁路轨距为1067毫米的标准,以保证列车在铁轨上的适应性能。賢所乘御車在内部设计上极为考究,车厢被划分为七个相连的房间,核心区域为第四号房间,专门用于安置神圣的八咫镜。镜室内装修采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寝殿造”(Shinden-zukuri),使用未经涂漆的桧木作为主要材料,呈现自然质朴的氛围,天花板设计为拥有雕花结构的格天井,营造庄重肃穆的神圣感。镜室的宽大折叠门宽度达到2438毫米,方便八咫镜的出入运输,门缝处饰以金色的菊花纹样,即日本皇室的标志,彰显身份的尊贵。
神圣镜室两侧则设有专门用于随从人员的房间,共有三间安置在镜室前后,每间房间均配备长条形固定长椅,部分座椅设计可折叠、分隔,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墙面和天花板选用橡木、锯齿橡木、枫木、柚木等高档木材,体现出细腻而稳重的木质质感。车厢另一端配备了设施完善的小型卫生间,厕所和洗手盆分别使用黑漆与朱漆装饰,配备以白木制成的水瓢,尽显传统工艺的细致入微与对细节的关注。设计师们在建造这辆车厢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对八咫镜尺寸以及重量的准确估算。由于八咫镜作为太阳女神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甚至皇太子都禁止近距离观看或触碰。原本计划对镜子进行称重测量,但最终未获允许。
因此,设计团队不得不依据历史文献和相关传说进行推算。据记载,明治初期,八咫镜曾由16名壮丁手抬从京都经东海道一路护送至东京,抬行过程中他们汗流浃背,足见其重量非同小可。设计人员据此估计出镜体质量,在保证安全运输的前提下,细致设计了安装支架以及车内运输设备。1990年代之前,八咫镜的运输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手册进行,乘务人员对转运流程进行了多次集中训练与实地演练,确保在通过东京站、名古屋站以及终点京都站时能够从担架平稳转移至车厢内。载送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体现了对传统仪式的尊重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历史上,賢所乘御車曾参与两次重要的皇室加冕典礼。
第一次是大正天皇于1915年加冕仪式时,该车陪伴神圣镜子从东京载往京都,再返回东京;第二次是昭和天皇1928年加冕仪式,该车经过内饰更新及多项改良后,再度成为皇室重要仪式的护送工具。整个20世纪上半叶,因受传统法律影响,加冕仪式必须在京都宫殿进行,因此神圣镜子的长途跋涉成为无法避免的任务。直到2019年日本皇室加冕仪式迁往东京,神圣镜子相关设备统一搬迁至东京,铁路运输的必要性逐渐减少,賢所乘御車的使命也画上了休止符。自1959年正式退役后,这辆车被安置于浅川车辆库,并在1963年随该库关闭搬迁至大井工厂的皇室专用车辆库内。多年来,尽管其他皇室专用车辆陆续升级为自动空气制动系统,賢所乘御車依旧保留着最开始配备的真空制动装置,成为传统铁路技术遗存的重要见证。进入21世纪,随着铁路技术和运输方式的不断进步,以及皇室对仪式场所的变更,賢所乘御車便鲜少被使用,其内饰在多年的密封存放下依然保留着浓郁的桧木香气。
2023年,为配合旧皇室车辆库的拆除,賢所乘御車连同其他未使用的皇室车辆被转移至秘密场所进行保护。出于安全和隐私考虑,具体存放地未被公开,但其珍贵的历史与工艺价值持续受到保存机构的高度重视。賢所乘御車不仅是一辆单纯的列车车厢,它象征着日本皇室对传统信仰的坚守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现代铁路工业与皇室礼仪间的桥梁。它的存在彰显了日本社会对古老文化符号的尊重,更反映出铁路作为现代化工具在维护社会仪式仪轨中的独特角色。多年来,围绕这辆车的故事不仅蕴含着日本神话的神秘色彩,也为研究日本近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提供了生动的视角。如今,虽然賢所乘御車不再承担实际运输任务,但作为日本铁路与皇室文化的珍贵标志,其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依然激发着无数学者与爱好者的热情。
未来,通过展览、文献整理乃至数字化复原,這辆列车将更广泛地走入公众视野,让更多人理解和感受日本皇室传统仪式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