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厄瓜多尔南部半干旱地区,有一个名为Catacocha的小镇,历史上因为水资源匮乏而饱受干旱之苦。然而,这里的水源问题在过去数十年内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历史学家对一张古老地图的深入研究。1983年,历史学家Galo Ramón意外发现了一张1792年的手绘地图,上面描绘了他故乡附近一个早已消失的泻湖——Pisaca泻湖。通过这张地图和当地流传的古老传说,他揭开了一个早已失传的水利系统秘密,并带领社区恢复了古代的生态智慧。作为前印加文明Paltas人的杰作,这套水利系统使得当地居民能够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有效收集和管理水资源,确保了长达数月的水源供应。地图上的泻湖与流向下游的溪流连接,显示出一个可以调节水流、涵养水源的完整体系,这与通常的水从溪流汇聚成湖泊的自然现象截然不同。
通过考察现场地貌和访谈当地居民,Ramón发现了Paltas人的巧妙设计:他们在高海拔地区建造人工的静水湿地(在克丘亚语中称为“cocha”),利用自然渗透性极佳的岩石底部,将雨水缓慢渗入地下含水层。这一过程既避免了雨水的快速流失,也促使地下水位得到补给。更为精妙的是,他们在泻湖中种植了多种亲水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减少了水的蒸发,延长了泻湖中水体的存留时间,同时改善了水质。Paltas人还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touro Cango”(水牛坎戈)来选址泻湖。传说中的牛喜欢吃生长于泻湖边的水生植物,泻湖水失踪时,牛也随之消失,隐喻着降雨与水源的消失。通过辨别干旱季节依然保持绿意的植物带,Galo Ramón成功确定了隐伏的地下水流向和适合建造泻湖的地点。
除泻湖外,Paltas人还修筑了小型水坝(“tajamares”),调节洪季河道流水,促进地下水补给和土壤湿润。此外,他们保护源头森林,借助云雾捕获水汽,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和径流速度,提升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由于疫情蔓延导致的土著人口锐减,以及土地被大型地主占据和基督教会对水体的排干,这套精妙的水利体系渐渐被废弃,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水资源锐减,渔业和农业受创。Pisaca泻湖等多个关键水源在不到一个世纪时间内干涸。直到2005年,Ramón作为当地非政府组织Comunidec的负责人,发起了复兴这一古老系统的行动。社区居民起初对这个计划持怀疑态度,难以相信一系列泻湖和小型水利工程能够在干旱地区蓄水。
然而,在项目得以实施后,涌现的暴雨及时填满修复的泻湖,水源逐年稳定,泉水恢复流淌,新的水源点不断出现。恢复工作还包括大面积的本土植物恢复,这些植物能够减少蒸发和保湿,保护山区土地。这一综合性复绿计划令供水时间从每天30分钟延长到10小时,水源安全感显著提升。社区的菜园得以灌溉,粮食安全明显改善,居民们重新获得了对未来的信心。至今,Pisaca区域已建立超过250个泻湖和“tajamares”,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尽管项目在环保及社会效益上取得巨大成功,政府对该系统投入支持相对有限,原因可能在于缺乏短期可见的经济收益。
项目团队仍致力于向更广泛的公众和决策者普及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古代技术。Catacocha的成功案例表明,传统知识和现代管理策略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干旱与水资源匮乏的困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安全议题时,复兴和尊重原住民的生态智慧尤为重要。Galo Ramón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历史发现和文化传承的旅程,更是激励更多社区重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