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的经济环境中,美国银行业表现卓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盈利成绩。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策调整,六大美国银行在2025年第二季度合计实现了约390亿美元的利润,超过了市场分析师预期,净收益同比增幅超过20%。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金融机构的强劲韧性,也显示出在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背景下,银行业正处于难得的繁荣期。 华尔街的资本市场活动频繁,股票和债券交易量激增,企业并购活动活跃,加之公司纷纷加大贷款规模,为银行业注入了丰厚的利润来源。投资银行业务特别亮眼,涉及并购咨询、首次公开募股及债务和股权发行等领域的收入显著增长。作为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本季度的利润约达150亿美元,几乎等同于其后三大银行合计利润,充分展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和业务多元化的成果。
这些增长与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尽管年初因推行所谓的“解放日”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恐慌,股市一度暴跌,随后总统对大部分贸易伙伴延迟实施最严厉的关税,加之债券市场出现的信号警示,使得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企业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采取了更为积极和务实的态度,纷纷推进大型资本运作,使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迎来活跃期。 美国消费者的持续支出、借贷和还款能力的保持,是推动银行业务稳定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消费者信心稳定,信用卡及批发贷款增长显著,激发了贷款业务的扩张。此外,摩根大通的信贷损失拨备较第一季度减少了14%,显示经济陷入衰退并导致失业率大幅攀升的风险正在降低,这对于银行业来说是极具利好的消息。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软着陆”阶段,即经济增长放缓但避免了严重衰退。这种经济环境有利于金融机构借助资本市场活动、贷款增长和消费者信用表现实现稳健发展。摩根大通的首席财务官杰里米·巴纳姆的观点指出,企业社区逐渐接受了不确定性,将焦点转向应对挑战并推进业务发展。 此次银行业繁荣也得益于特朗普新签署的支出法案。该法案保持了企业税率的相对稳定,扩大了商业扣除范围,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跨行业的放松监管措施提升了经济活力,为银行盈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联邦储备近期提出调整银行持有资本的规则,则可能为银行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回购、并购及贷款扩展,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活力。 此外,消费信贷和批发信贷表现优异,代表了美国私人部门的韧性。像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这样的银行也开始强势回归,分别通过释放监管限制、推出创新金融产品等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花旗集团的新举措如高端信用卡和计划发行的稳定币展示了其对未来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的积极布局。 消费者层面,银行的良好表现意味着信贷环境更为宽松,借贷成本相对合理,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贷款,满足日常消费和投资的需求。信贷状况良好反映出消费者的收入状况稳定,偿还能力强,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增长循环。
市场上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也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促进了消费升级和财富管理的多样化发展。 不过,尽管目前形势乐观,银行业和市场对未来依旧保持警惕。通胀压力、不断膨胀的美国财政赤字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可能随时影响市场情绪和经济走向。银行业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风险被边际管理,但不确定性依然是影响未来业绩的关键因素。 总结来看,特朗普经济政策为美国银行业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环境,推动了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双重繁荣。强劲的投资银行业务、放松监管带来的资本释放、以及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与信贷韧性,共同促使银行行业整体“全速运转”。
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表现出持续的增长动能,资本市场得以活跃,消费者也享受到更为丰富和便利的金融服务体验。这一态势不仅有助于银行本身的财务健康,也为美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然而,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提醒市场参与者在乐观的同时,始终保持警觉,灵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