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戰爭模式的迅速演變,無人機已成為現代軍事衝突中不可或缺的戰力利器。在烏克蘭持續的戰爭中,俄羅斯運用來自伊朗的Shahed系列自殺式無人機,正展示出令人震驚的創新操控方式——利用流行的通訊平台Telegram結合人工智慧及本地行動網路來遙控執行任務。這種技術不僅突破了傳統的導航與干擾制約,更大大提升了無人機的作戰效能與生存能力。烏克蘭工程師在回收擊落的Shahed無人機殘骸時,發現了一張手寫筆記,疑似由一位同情俄方的工程師留下,說明了這款無人機利用Telegram機器人實現實時飛行控制與視訊傳輸的全新系統,引發國際軍事科技界的廣泛關注。Shahed無人機過去主要依靠衛星GPS定位導航,然而這種依賴使其容易成為電子戰的攻擊目標,如GPS干擾與欺騙,造成導航混亂甚至任務失敗。但俄軍如今利用烏克蘭當地的4G或5G行動網路結合Telegram平台,繞過了衛星系統的脆弱性,使無人機能在敵區內持續穩定運行。
這種利用敵方民用通信基礎設施的策略,也讓烏軍面臨更加棘手的防禦抉擇,因為摧毀或干擾本地手機信號會引起嚴重的政治和人道主義問題,且難以全面阻斷無人機與操控者的聯繫。Telegram本身作為一個萬能且安全的訊息應用平台,支持端對端加密以及大容量的數據傳輸,成為控制與反饋系統的理想選擇。透過Telegram機器人,俄軍能夠接收無人機回傳的高解析度即時視訊影像和飛行數據,並即時下達修正指令,不僅提升了作戰的靈活性,也使躲過了傳統雷達及信號攔截干擾。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讓無人機具備自主飛行能力,能自動調整航線,避開防空雷達和多變天氣環境,甚至自行挑選攻擊目標。這種程度的自主性與智能化大幅降低控制系統的負擔,進一步提升戰術運用的廣度與深度。Shahed無人機系列,尤其是廣泛應用的Shahed-136型,已成為俄羅斯空中攻勢的基石。
其低成本的設計與可快速大量生產的特性,使得俄方能夠持續投入數以千計的無人機,每日甚至高達五百台的產量,對烏克蘭防空系統構成嚴峻挑戰。這些無人機的載荷從最初約五十公斤提升至九十公斤,涵蓋燃料空氣炸彈等強力彈頭,具備摧毀軍事設施與民用基礎建設的能力。俄軍對Shahed無人機的改良不僅局限於電子系統和AI,還引入了中國製的高性能微電子元件,取代因制裁無法取得的西方技術,進一步提升設備的穩定性和效能。該系列無人機能升高飛行高度,由過去的低空約兩百米飆升至三千米甚至更高,使其避開多數便攜式防空武器與中小口徑防空火力,迫使烏克蘭依賴價格昂貴、數量有限的愛國者(Patriot)和S-300等高端防空導彈系統。數據顯示,在2024年之前,烏克蘭成功攔截Shahed無人機的比例曾高達九成,但隨著新技術的介入,該比例急劇下降至約三成,體現出防禦端遭遇的巨大壓力與挑戰。面對這一新型威脅,烏克蘭軍方已著手開發多種反制手段,包括電子戰系統以干擾行動網路訊號、以及專門設計的無人機攔截器如美製Hitchhiker,企圖在高速且智能化的Shahed攻勢中尋求突破口。
此外,烏克蘭自主研製的遠程無人機Batyar,具備八百公里的活動範圍,不斷嘗試填補雙方無人機技術與戰術的差距。這場融合了民用通訊平臺與軍事自主智能的技術革命,挑戰了傳統戰場規則與國際軍事倫理,因Telegram作為公眾軟體被用於軍事目的,引發全球對商業科技雙用途發展的監管爭議。Telegram成立於2013年,由俄羅斯企業家Pavel Durov創立,其以堅持用戶隱私與數據加密著稱,成為多國內部活動人士和反抗力量常用的平台。然而,近期Durov在法國遭逮捕並面臨司法壓力,更加凸顯出隱私保護與國家安全間複雜的矛盾。未來Telegram若持續被軍方利用於類似衝突,將引起各國政府要求加強監控與限制的浪潮,甚至可能重塑全球網路治理框架。在烏克蘭局勢方面,俄羅斯利用Telegram操作Shahed無人機的戰術令人警醒。
大量低成本、數量龐大的無人機如同新一代空中武器洪流,給防空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資源枯竭和技術壓力。面對敵軍不斷升級的技術威脅,烏克蘭必須在電子對抗、無人機攔截與情資搜集等多個層面快速調整策略,以維持空中防禦的有效性。此外,國際社會對無人作戰系統的管控需求也日益迫切,如何在尊重技術創新與維護戰爭倫理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全球安全治理的重大課題。總體而言,俄羅斯利用Telegram結合人工智慧與本地行動網路操控Shahed無人機,不僅是軍事技術層面的顛覆,更是未來戰爭形態的典範轉變。這一創新突顯了戰場資訊化、智能化的趨勢,對烏克蘭的戰術部署與國際軍控法制帶來深遠的影響。隨著戰事持續發展,雙方在無人機領域的攻防較量將愈發激烈,也提醒世界密切關注科技如何重塑現代戰爭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