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莫尔效应,又称为鲍莫尔成本病,是经济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和威廉·鲍文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该效应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即使某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提升,其工资水平仍会随着其他高生产率行业的工资上涨而被迫提高,导致这些行业的成本不断上升。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如教育、医疗保健、艺术及文化产业等。随着时间推移,受鲍莫尔效应影响的行业成本持续攀升,给社会福利、政府财政和劳动市场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挑战。 鲍莫尔效应的形成,根植于不同经济部门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得益于科技进步和自动化,大幅提升了单位劳动产出,这推动了工资水平的快速上涨。
而对于诸如音乐表演、医疗护理、教育教学等行业,由于其服务性质的特殊性和劳动不可替代性,很难通过技术创新大幅提高生产率,以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说,弦乐四重奏演奏一首贝多芬作品所需的乐手人数,从19世纪到现代几乎没有变化,但乐手的工资却不断增长。为了维持人才吸引力,这些领域不得不随着整体工资水平上浮,提高薪酬,导致成本上升。 鲍莫尔效应具有明显的工资关联性以及市场竞争特点。尽管某些行业的自身生产率并未提升,但由于工人在多行业间具备转移的可能性,保持与其他行业相当的薪资是必要的。从劳动市场角度看,如果薪资增长缓慢的行业如零售业支付低工资,人才将迁徙至生产率较高且薪资更具吸引力的其他行业,形成供求失衡。因此,低生产率行业的薪资被动上涨,进而推动其成本增加。
经济结构也受到鲍莫尔效应的影响。由于制造业等高生产率行业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减低单位产品成本,部分劳动力流向了成本不断上升的服务业,这种转移导致服务业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比持续扩大,人们常用“第三产业”或“后工业社会”来形容这一现象。劳动力从高效能部门向低增长部门转移,同时也导致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因为更多劳动资源投入到生产率增长较慢的领域。 鲍莫尔效应对政府财政压力尤为显著。政府在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服务领域的支出占比很高,而这些行业恰恰是受成本病影响最严重的领域。随着这些服务成本上升,政府预算面临扩张压力,税负和公共债务风险随之增加。
此外,由于工资的不断上升,公共服务的价格难以抑制,导致服务的可负担性下降,社会不平等问题被放大,低收入群体对医疗和教育等基本服务的获得变得更加困难。 从企业和市场层面来看,鲍莫尔效应也引发了多样化的应对策略。低生产率行业可能通过提高价格转嫁成本,也可能受限于需求弹性而减少产出,甚至采用增加非现金福利或调整工作时间等方式吸引和维持员工。这些调整虽在短期内缓解了人才流失,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持续上升的问题。 教育行业是鲍莫尔效应的显著体现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尽管教学技术和手段有所进步,整体教学生产率增长仍然缓慢。
维持和吸引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薪资压力不断促使高校和教育机构提高学费,这也是高等教育费用持续上涨的重要推手之一。虽然其他原因如行政支出增长、公共拨款减少等亦有贡献,但成本病为理解教育成本的结构性上升提供了关键视角。 医疗保健行业同样受鲍莫尔效应深刻影响。尽管医疗技术创新频繁,医疗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难以大幅提高,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护理和治疗服务方面。人工护理和复杂诊疗过程均难以被自动化或机器替代,从而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工资上涨导致医疗服务总体成本增加,为医疗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尤其在医保与公共卫生支出方面体现明显。
服务行业整体呈现出这一成本病现象,尤其在那些依赖非标准化人际交互或需高技能劳动的领域。相比之下,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生产率提升使得产品价格逐步下降或保持稳定,强化了成本差距和价格相对变化。此外,部分服务业如通讯行业,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了生产率增长,因此并非所有服务行业都受成本病困扰,但比例显著偏低。 从宏观经济角度,鲍莫尔效应预示着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趋于放缓。随着大量劳动力流向劳动生产率增长低下的服务业,整体生产率提升的力度减弱,经济增长潜力受限。然而,部分经济学家提出异议,认为带有服务性质的中间产品在提升制造业生产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部分抵消成本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服务业在提升人力资本方面的重要贡献也有助于整体经济持续增长。 应对鲍莫尔效应的挑战,需要多层面综合策略。政府在财政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成本病造成的长期成本上升趋势,合理调整预算结构,保障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应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技术与管理创新,同时保持服务质量。企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优化流程,提升劳动生产率,缓解工资成本压力。社会层面,加强收入分配公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也是抑制不平等和保障服务可达性的重要途径。
总之,鲍莫尔效应作为反映现代经济结构中生产率不平衡的重要现象,对理解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服务业占比继续增长,成本病的影响日益凸显,如何平衡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与传统服务行业的成本挑战,是未来经济政策和社会治理的核心课题。通过深入理解鲍莫尔效应的机制和影响,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才能构建更加高效、公平且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推动社会整体福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