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的迅猛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挑战。2025年,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了一项关键性法案——《加州无主加密资产法案》(Assembly Bill 1052,简称AB 1052),为加密资产的管理和商户支付方式的合法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法案不仅更新了加州关于无主财产的法律体系,还为加密货币的日常使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美国加密监管环境逐渐趋于成熟和规范 该法案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将加密资产纳入州内无主财产管理法律范畴。如果用户在加密货币交易所账户中连续三年未进行任何“所有权行为”,这些数字资产将被视为无主财产,并由州政府接管。所谓“所有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买卖交易、存取款、账户访问或者任何能够证明用户知晓其资产存在且拥有控制权的操作。此举为加密资产长期闲置问题提供了法律解决方案,与传统的银行账户和证券账户管理方式保持一致。
不过,与以往无主财产被强制清算或变现不同,该法律特别强调加密资产将在原生数字货币形式下转移到由加州授权的持牌托管机构,而非被换成法币处理。这样,用户在申请要回自己资产时,能够收回原有的加密货币,而非等值的美元或其他代理货币。专家认为,这有助于维护加密资产的价值完整性,防止因强制清算造成投资者损失,也符合加密行业倡导的资产去中心化和自我主权精神。 关于加密货币在商业支付中的合法应用,法案也做出明确规定。加州个人和企业将被允许接受加密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的支付手段,并合法进行私下交易。这意味着传统商业环境将逐步融合数字经济元素,为创新型企业及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支付选择。
对于推动加密资产的普及与应用,以及提升加州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在社交媒体和业内讨论中,AB 1052法案引发了广泛的观点碰撞。部分批评者担心政府对加密资产的管理可能侵害个人隐私和持币自由,质疑在三年无操作后即被国家接管的标准是否公平。此外,也有人担忧这种监管会抑制创新,令加密行业发展受限。然而,支持者强调,这一法案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规范市场秩序之间找到平衡。加州政策制定者表示,针对无主资产的管理是为了避免资产被长期闲置且无监管,损害投资者利益,同时为失主提供一个有据可依的资产回收途径。
法律草案背后的关键推动力量之一是非营利组织Satoshi Action Fund的政策总监埃里克·彼得森。彼得森在接受采访时澄清了一些流传的误解,表示新法案更新了传统无主财产法律,使加密资产的处理方式更加合理和现代化。他指出,将加密数字资产保持原生状态进行管理,是对传统资产清算方式的完善和升级,有助于保护投资者资产的价值和完整性。 彼得森强调,新法的实施不会影响那些选择自我托管的加密货币用户,因为这些资产并不存放在交易所或第三方平台上,而是由用户本人掌控。他还指出全美许多州都有类似的无主财产法律,但多数仍采用旧模式,易导致资产被强制变现。他认为加州的这一改革为其他州提供了范例。
前Coinbase合规律所顾问海莉·伦农也表示,加州的法规和其他州现行的无主财产法相似,且数字资产的归还机制已经存在,只要用户主动联系州政府,就可以取回闲置加密资产。她认为,加州法案的出台能进一步规范交易所行为,提升行业透明度,保障消费者利益。 法案通过后,将进入加州参议院阶段审议。参议院有权对法案进行修改、通过或否决,之后再提交州长加文·纽森签署生效。若得到州长批准,该法案计划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未经获许可的数字金融资产经营活动将被禁止,所有相关业务必须持有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门(Department of Financial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的执照。
AB 1052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加州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迈出关键步伐。它既保护数字资产持有人的权益,又促进了数字货币在商业支付领域的应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现代化。随着法案逐步落地,行业参与者将不得不调整合规策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加州用户也将更加安心地持有和使用加密资产。 综合来看,加州无主加密资产法案体现了数字时代法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也响应了全球金融市场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它为数字货币设立了更清晰的监管框架,平衡了创新与风险,有助于推动加密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更多州乃至全国范围内类似立法的推进,数字资产的合法性和应用场景预计会不断拓展,为普通投资者和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未来,加密市场的监管挑战依然存在,包括资产安全、用户隐私保护以及防范洗钱等问题,但加州的创新举措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一个积极的范例。投资者、开发者、企业和监管机构需共同努力,推动技术、政策和市场环境同步进步,打造一个更加安全、透明且包容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随着数字资产逐渐融入主流经济体,加州新法案将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应用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