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者之一,沃伦·巴菲特不仅以其独到的投资眼光闻名,还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See's糖果公司揭示了消费者行为的复杂多变。See's糖果自1921年在洛杉矶诞生以来,因其高品质和传统口味,赢得了西海岸消费者的深厚喜爱。然而,尽管品牌在加利福尼亚和西部市场表现优异,但其走向全国的扩展尝试却屡屡受挫。巴菲特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消费者的口味和品牌亲和力不像账面数字那样可以清晰测算,而是充满了各种“疯狂”的不可控因素。See's糖果的成功和局限为理解市场消费行为提供了独特案例。巴菲特指出,See's糖果拥有令人称赞的品牌魅力和产品质量,但这种魅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也就是说,其品牌影响力难以超越原有的核心市场。
与许多将品牌推向全国甚至全球的尝试不同,See's多次努力拓展其他区域市场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背后隐藏着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极具地域差异性的问题。例如,在美国东海岸,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口感较为浓烈的黑巧克力,而西海岸则更偏爱甜美丝滑的牛奶巧克力。这种偏好差异直接影响着See's糖果产品的接受度和市场表现。巴菲特坦言,单靠广告和品牌推广无法完全克服这种天生的地域差异。相比之下,他举例德州博福特地区的知名饮料品牌Dr Pepper,它在特定区域拥有超强的市场支配力,但即使进行全国性广告推广,也无法完全复制地方市场的成功。
这同样说明消费者的选择不单单取决于产品品质和广告影响,更与当地文化、历史习惯密切相关。此外,巴菲特强调了传统零售环境的变化对See's糖果业务的影响。过去糖果店遍布市场,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实体店面直接选购手工制作的甜品。然而,随着电商和大型连锁超市的兴起,传统独立糖果店锐减,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迁。这导致即便See's糖果拥有高品质和品牌忠诚度,也难以像以往那样依赖门店销售来吸引客户。巴菲特的见解反映出企业在现代市场营销中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维护并深化品牌核心区域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要应对消费者喜好的多元化和渠道变革带来的压力。
See's糖果的案例提示企业即使拥有优质品牌,也不能忽视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和区域文化差异的影响。深入研究并适应各地不同的消费心理,制定差异化产品和营销策略,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投资视角看,See's糖果自1972年被伯克希尔哈撒韦以2500万美元收购时,年销售额仅为3000万美元,税前利润不足500万美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2025年其年销售额已突破3.8亿美元,年利润达到8000万美元左右。这不仅证明了巴菲特团队对品牌价值的正确判断,也体现了稳定经营和高质量产品对企业长远成长的推动作用。巴菲特本人对See's糖果的喜爱众所周知,在股东大会上他常备一盒See's花生脆糖以示支持。
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情感纽带正是See's领先于竞争对手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巴菲特对See's糖果品牌体验和市场挑战的剖析,向业界传递了重要信息:消费者偏好复杂多样,区域文化差异显著,单纯依赖产品和广告不能保证跨地区成功。企业必须尊重市场的独特性,创造与当地消费者建立深层连接的品牌体验。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环境,灵活调整战略,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沃伦·巴菲特通过See's糖果公司所观察到的“无法用账本衡量的口味差异”,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了市场营销的本质,也为经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未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兼顾品牌传统与创新需求,赢得消费者的心,将成为所有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