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公司(Apple Inc.)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整体业绩虽超出市场预期,但因美国政府持续推行的贸易关税政策以及围绕其服务业务的多起法律诉讼,苹果股票遭遇了明显回调,股价当日跌幅达到3.7%,收于205.35美元。此次财报显示,苹果每股收益达到1.65美元,同比增长8%,销售额为9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销售业绩虽稳定增长,但投资者愈发关注公司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运营风险。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是苹果当前最直接的挑战之一。尽管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在3月季度关税影响有限,但预计在6月季度,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将高达9亿美元,这一部分支出预计将压缩公司季度每股收益约5美分。UBS分析师大卫·福格特指出,随着关税政策可能持续甚至加码,未来季度的成本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市场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为此,苹果正积极利用其全球供应链优势,试图分散风险并降低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苹果正加快将其生产基地由中国转向印度和越南,预计在6月季度上市销售的iPhone中,大部分产品将以印度生产为主,而iPad、Mac、Apple Watch及AirPods等产品将主要由越南负责制造,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以规避美国针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关税。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提升苹果对全球贸易变化的应对能力。然而,库克未对是否会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做出明确表态。除了硬件方面的关税压力,苹果服务业务也面临严峻的法律风险。其服务业务涵盖App Store、Apple Pay、iCloud、Apple Music及Apple TV+等多个领域,是苹果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25财年第二季度,苹果服务业务收入达到2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公司总收入的28%。
然而,近期涉及Epic Games的诉讼案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法院判决苹果违规阻止开发者引导用户使用App Store以外的支付途径,但苹果至今仍对使用替代支付方式的开发者收取佣金,并采取措施限制开发者向用户宣传替代支付选项的行为。这使苹果的服务收入及盈利模式正受到直接威胁。在欧洲,苹果已被迫根据欧盟数字市场法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运营,打破了其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并可能进一步削弱应用内购买的利润。美国司法部针对谷歌的反垄断案也不容忽视,这可能影响谷歌与苹果之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搜素引擎合作协议,进一步冲击苹果的生态系统封闭策略及相关收入。人工智能对苹果未来发展的影响同样被市场放大。
苹果关于通过人工智能增强语音助手Siri的举措面临进展延迟。库克透露,为了保证高质量的用户体验,苹果需要更多时间来完成Siri新功能的开发。这一拖延使得市场对苹果在新技术领域的表现产生质疑,尤其是在竞争加剧的智能助理市场,苹果的创新步伐与竞争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受上述因素影响,多家华尔街分析机构下调了苹果股票评级。Jefferies将苹果评级由持有下调至跑输大盘,Rosenblatt Securities也由买入下调至中性。分析师认为,除非苹果能够凭借人工智能驱动iPhone销量实现大幅提升,否则其增长动力将面临压力。
尽管如此,苹果宣布将季度股息提升4%,并推出高达1000亿美元的新一轮股票回购计划。部分分析师对回购规模较去年同期减少感到失望,认为这可能反映出公司对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及成本上升的担忧。不过,CFRA分析师安吉洛·齐诺依然保持对苹果的买入评级,并设定目标价为235美元,认为其基本面依然坚实,且多项调整策略有助于公司稳健渡过挑战期。综合来看,苹果公司目前正处于由多个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转型期。贸易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促使苹果不得不重新布局供应链,风控策略更显紧迫。法律诉讼和监管压力重塑其服务业务格局,未来如何平衡开放与控制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进展也将成为市场检验苹果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投资者在关注财报亮眼数据的同时,更需审视这些潜在风险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军者,能否有效应对上述多重挑战,维护其市场领导地位,将直接关系到其未来股价走势和业绩表现。未来几个季度,资本市场将密切关注苹果在供应链调整、法律合规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及执行效果,进而形成对股价和估值的进一步判断。尽管短期内压力犹存,但苹果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和丰富的现金流为其持续创新和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应保持对苹果战略调整和市场表现的长期关注,捕捉潜在的机遇与风险,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