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图学习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热点技术,凭借其对复杂网络数据结构的良好适应性,在药物设计、分子性质预测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 GNNs)等方法的不断优化,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好地捕捉节点之间复杂的关系和结构信息,从而推动了相关应用的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图学习面临的核心挑战逐渐显现——基准测试体系的缺失和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一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广泛应用。当前,主流的基准测试多集中于二维分子图等狭义应用领域,这种狭隘视角难以覆盖图学习在组合优化、关系数据库、芯片设计等更具变革性的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场景。很多测试数据集并未真实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实际数据分布,导致训练出的模型在面对真实环境时表现迟钝,难以泛化和适应。过度依赖准确率作为唯一评价指标,促使研究者为了提高测试分数而进行过拟合,忽视模型的稳健性和可解释性。
更为严重的是,基准测试的碎片化情况使得不同研究间缺乏统一的对照标准,无法有效比较算法性能,导致学术成果的累积效应被削弱。同时,缺少与领域专家的紧密合作,也使得许多看似卓越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落地,无法真正解决现实问题。面对此困局,学术界和产业界均呼吁对图学习的评估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首先,应构建覆盖更多实际场景和多样数据类型的综合测试平台,以反映其真实应用潜力。同时,引入更丰富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模型泛化能力、计算效率、鲁棒性以及对不同任务的适应性等,多维度评价模型表现。对模型的解释性和透明度给予更多关注,增强用户对图学习系统的信任。
构建开放共享的基准数据集,并通过标准化的评测流程减少测试环境的差异,促进研究成果的公平比较和长期积累。此外,加强跨领域合作,引入领域专家的知识和需求,确保模型设计和测试方案紧密围绕实际问题。推动图基础模型(Graph Foundation Models)发展,需要以更加严谨和综合的评测体系为基石,避免停留在“摆设”层面,真正实现技术的实用价值。未来图学习的发展之路,亟需摒弃盲目追求准确率的短视行为,转向全面、科学和应用导向的评价机制。通过建立更具实用意义和挑战性的基准测试,激发创新动力,促进算法与实际需求的深度融合,最终释放图学习的全部潜力。唯有如此,图学习才能避免被边缘化,真正成为推动智能科学和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