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尽管初步贸易协议已经显现曙光,德国豪华车制造巨头梅赛德斯-奔驰与保时捷却依然深陷关税困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和市场压力。二者不仅受到了由特朗普政府实施的高额关税影响,还受限于全球市场需求波动及消费者偏好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两个关键市场。这种多重压力对两家车企的收入和利润带来了明显的下滑,同时也对2025年的业务预期造成了负面影响。首先来看梅赛德斯-奔驰。在2025年第二季度,梅赛德斯报告其收入同比下跌了10%,降至331.5亿欧元(约合388.2亿美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EBIT)暴跌了68%至12.73亿欧元(约合14.7亿美元),净利润则接近腰斩至9.57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这组数据充分显示出其在当下复杂市场环境中的艰难处境。
梅赛德斯官方表示,动态多变的市场环境、不稳定的关税政策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中国的竞争,加之即将推出的新车型也对销售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公司下调了2025年的收入预期,预计全年收入将“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远较此前预计的“略低于同期”更加悲观。其销售利润率(即销售回报率)区间亦从之前的6%-8%下调至4%-6%。在一次分析师电话会议中,梅赛德斯首席财务官哈拉尔德·威廉姆表示,关税带来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中等三位数百万欧元”的规模,且预计2025年下半年每季度的关税成本依然处于这个水平。在税率持续下调后,虽然美国与欧盟之间达成的初步贸易协议将关税率调整至15%,相比此前高达27.5%的关税有大幅下降,但这一税率的提升仍比原先的2.5%高出许多,给梅赛德斯的利润空间带来1.5个百分点的压力。保时捷的情况同样严峻。
2025年上半年,作为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豪华跑车制造商,保时捷收入下降6.7%至182亿欧元(约合210.4亿美元),息税前利润锐减至10.1亿欧元(约合11.7亿美元),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保时捷同时披露,其息税前利润受到了“非常规开支”的严重冲击,其中高达4亿欧元(约合4.62亿美元)的关税成本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公司预计全年销售回报率将下滑至5%-7%的区间,远低于2024年创纪录的14.1%。收入预期也被下调至370亿至380亿欧元之间(约合428亿至439亿美元),低于上一年度的401亿欧元(约合463.5亿美元)。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坦言,面对全球多方面的挑战,当前的困境绝非一场短暂的风暴,而是持续的考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美欧达成了初步协议,将欧盟进口至美国的汽车关税限制在15%,看似有所缓解,但相较于原先低至2.5%的关税水平,依然令制造商及消费者承担了额外成本。
这种关税差异不仅反映了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更深刻影响了汽车供应链成本和市场定价结构。除此之外,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同样对这两大德国品牌构成压力。随着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迅速扩张,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传统豪华车制造商面临着来自新兴品牌的挑战。同时,中美两大市场的复杂形势,经济增长放缓及政策调整等因素,也对汽车销量产生实质性影响。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对电动车的扶持,使得豪华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而两家公司正在积极调整战略,推动车型电动化转型,力求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梅赛德斯和保时捷正通过创新研发加大投入,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应对多变局面。
同时,两家公司也在探索新兴市场和数字化渠道,希望发掘新的增长点。综合来看,尽管贸易协议带来些许利好,包含关税降低的措施,但当前的贸易环境和市场矛盾仍旧为德国豪华汽车巨头带来较大压力。关税成本上升和全球汽车市场转型带来的双重挑战,迫使梅赛德斯和保时捷不得不重新评估其经营策略和财务预期,未来豪车行业或将在风云变幻中迎来新的发展浪潮。此背景下,消费者、投资者及供应链皆需对德国豪华车市场保持关注,洞察其未来潜在趋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