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资产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快加密货币及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监管步伐。欧盟实施了《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框架》(MiCA),美国通过了稳定币联邦监管的GENIUS法案,而英国却因“政策拖延”渐渐失去领先优势。专家们指出,英国的监管不确定性和缺乏明确实施时间表,正在使其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减弱。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英国曾被寄予厚望,期待其在脱欧后能成为数字资产监管的金标准。然而,最新的官方货币和金融机构论坛(OMFIF)博客中强调,英国政府及其监管机构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依然处于模糊状态,缺乏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明确的时间表。例如,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发布的“加密路线图”里至今未确定“监管生效”的具体日期,业内推测大概率会在2026年之后。
政策推迟直接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让投资者和企业无法明确预期下一步政策走向及监管要求,进而影响创新步伐和资本流动。尽管英国得天独厚的法律体系、英语优势、以及世界金融地位,依然为其带来潜在优势,但如OMFIF多位专家警示,金融中心的地位具有流动性,必须快速适应数字金融的变革节奏,否则将被后来者超越。 欧盟作为英国的主要对手,早一步将MiCA正式生效,为整个欧元区提供了统一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对于稳定币、代币发行及交易系统进行了细致规定。该框架为加密资产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让企业和消费者在法律保护和风险控制上能有明确预期。欧盟还聚焦加强反洗钱合规和消费者权益维护,极大推动了数字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 相比之下,美国近期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ENIUS法案,明确将稳定币视为独立的支付工具,并以联邦层面建立健全监管体系,避免各州自发立规引发碎片化问题。
该法案不仅强化了对稳定币发行者的资本及流动性要求,还规划了联邦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为数字美元及相关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尽管美国监管环境复杂,但在细化监管规则和推动创新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战略清晰度和推进速度。 英国对稳定币监管尤为受业界诟病。此前英格兰银行提出的稳定币草案,要求系统性稳定币必须完全以央行资金支持,这一苛刻条件被业界认为缺乏商业可行性。虽然英格兰银行积极调整立场,但尚未推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模型,这加剧了市场的困惑和观望情绪。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缺失将制约支付创新和跨境资金流动的效率提升。
此外,英国缺乏专门的数字资产监管机构,将新兴领域交由传统监管机构负责,导致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缺少专注与前瞻性。相比而言,阿联酋设立了专门的虚拟资产监管局,作为独立监管者专注于数字资产生态的合规与创新保护,体现了监管现代化的趋势。香港亦在积极发展数字资产和代币化市场,借助专项立法和配套服务程序,加速成为区域加密金融枢纽。 英国的政策拖延不仅影响本地创新企业,也在全球数字资产生态中削弱了其竞争力。科技金融发展迅猛,各国监管趋严而明确的环境更利于资本和技术集中。若英国继续迟缓决策,可能导致人才流失、企业转移至监管更友好的地区,长期来看会影响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专家呼吁英国政府及监管机构立即制定具体的数字资产监管时间表,明确规则细节,加强与业界沟通以兼顾创新与风险控制。同时,建议建立专门数字资产管理机构,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监管架构现代化,提升机构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前瞻性分析能力。此外,需重点解决稳定币监管难题,推动形成兼具安全性和商业可行性的监管方案,以支持金融创新和系统稳定。 未来数字金融必将更加依赖区块链及分布式账本技术,传统金融体系逐步“上链”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否能抓住数字时代的监管机遇,迅速设立合理规范,成为英国金融业能否持续领先的关键。欧盟和美国已经抢占了“先机”,英国需要反思并加快步伐,否则风险错失全球数字经济红利,将埋下不可忽视的隐患。
综上所述,英国政策的持续拖延和监管不确定性,正逐渐削弱其在全球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领域的竞争力。面对欧盟MiCA框架和美国GENIUS法案的先行,英国必须快速整合资源、明确战略,抓住监管创新的窗口期。只有如此,英国才能保持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迎接数字金融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