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行业在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尤其是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行业内主要交易所发起诉讼,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渐加剧。Coinbase,作为美国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正积极通过诉讼寻求对加密资产监管规则的澄清,以期打破当前监管真空和监管随意性带来的困境。自成立以来,Coinbase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合规的交易平台,其通过严格的财务审计并成为美国唯一一家通过直接纳斯达克上市方式公开交易的加密交易所,彰显了公司对合规性的坚持。然而,随着加密市场的不断扩展以及新业务的上线,Coinbase与SEC的关系逐渐紧张。SEC迟迟未能出台明确的加密货币监管法规,却多次通过执法行动对行业进行约束,这种“以执行取代规则制定”的做法使得整个加密行业陷入困境。2022年7月,Coinbase曾向SEC递交请愿书,要求明确哪些数字资产应被定义为证券,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框架。
令人失望的是,SEC始终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到了2023年3月,SEC向Coinbase发出威尔斯通知,暗示即将提起刑事执法行动。面对这种局面,Coinbase选择提前发起诉讼,要求联邦上诉法院敦促SEC回应其请愿书,哪怕只能是拒绝回应,这也是为了开启针对监管机构的法律挑战。法院随后要求SEC尽快对Coinbase的请愿作回应,尽管SEC请求延期,回应期限被延至10月初。Coinbase首席法律官保罗·格雷瓦尔(Paul Grewal)公开表达了对监管不确定性的担忧,强调企业无法在监管模糊的环境下运营,行业需要明确的规则指导。SEC则坚持认为,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主流数字货币大多符合投资合同测试,应被视为证券,必须纳入其监管范畴。
其代表人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教授加里·詹斯勒(Gary Gensler)对数字资产的强硬态度,体现了监管层对加密行业风险的高度关注。法律层面,如何判断某一种数字资产是否为证券,一直是争议的焦点。美国现行标准“豪伊测试”(Howey Test)基于1946年的最高法院判例,判断是否为证券主要依据项目是否为共同企业,投资者是否期望依赖他人努力获取收益。然而,加密资产的特殊性质使得豪伊测试在适用上存在诸多争议。SEC在对Coinbase的诉讼中指出,该公司未注册为证券交易所,且提供的“质押”等服务本应被纳入投资产品监管,涉嫌非法开展证券交易业务。相比同时期对Binance的大规模指控,SEC对Coinbase的诉讼显得相对温和,但仍对Coinbase的合规度提出质疑。
Coinbase创始人布莱恩·阿姆斯特朗公开谴责SEC采取“以执法取代规则制定”的方式,可能损害美国的创新环境,并表示将继续通过司法途径寻求监管清晰性。与此同时,立法机关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仍存巨大分歧。尽管2022年国会内已有超过50项相关议案提出,甚至出现允许一些数字资产先作为证券监管,后转交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监管的讨论草案,但成熟的立法方案难以在分裂的国会中获得通过。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如果立法迟迟不能达成共识,监管权威可能会通过法院判决逐步形成。加密交易所陷入所谓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困境,一方面部分数字资产被视为未注册证券,交易所难以完成注册,另一方面缺乏注册渠道又无法合法合规开展业务。投资者保护、反洗钱措施和市场操纵防范机制均亟需完善。
监管机构关注的另一大风险是行业历史上的频繁黑客攻击和诈骗事件,比如FTX交易所的轰然倒塌暴露了更广泛的治理漏洞和合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监管紧迫感。Coinbase虽被指责在业务设计上未充分区分交易、经纪、清算等传统金融功能,但其法律团队表态愿意配合未来的新法规做出结构调整。市场对此反应已充分反映在股价波动中,从2021年上市首日高点342美元,到最近明显回调至约58美元,投资者对SEC诉讼的影响提前消化。终局尚未揭晓,Coinbase与SEC的法律争斗不仅关乎一家交易所的存续,更是美国加密货币行业监管体系的未来走向。未来几个月内,司法裁决和国会动态都将对数字资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明确合法合规路径、推动透明规则出台将是长期发展的关键,而Coinbase在诉诸法庭与此同时也是向监管机构施压,期盼能够通过法律体系实现监管的正规化与合理化。
此轮监管与行业的碰撞,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传统法律框架的调整痛点,也昭示了全球加密资产治理模式正处于关键转折期。随着法院逐步介入,或将打破目前行业的灰色地带,为投资者与创新者带来双重保障,最终塑造一个更加稳定、安全、透明的加密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