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作为欧洲的自然屏障和文化分界线,自19世纪开始便吸引了无数工程师和旅行者的目光。纵贯于此的铁路线路不仅代表着当时技术的极致突破,也承载着连接欧洲多国人民的使命。最近,经历了洪水和山体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后,这些经典的阿尔卑斯铁路线路纷纷恢复运营,这对于整个欧洲铁路网络来说,是一线曙光,预示着交通再度畅行和旅途乐趣的回归。 从历史视角看,阿尔卑斯铁路的规划与建设深受国家利益和区域竞争的驱使。奥地利开辟的塞梅林铁路于1854年通车,为跨越崎岖山脉提供了重要通道。1871年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蒙泰塞尼铁路和1882年瑞士的哥达隧道进一步奠定了阿尔卑斯铁路的地理格局。
进入20世纪初,奥匈帝国出于连接亚得里亚海港口的战略需求,规划了“新阿尔卑斯铁路”,其中最关键的是1909年开放的陶恩铁路。陶恩铁路线的关闭和维修工作于2024年11月开始,其间欧洲铁路运输受阻明显,从而凸显出这些关键交通节点的重要性。 近期几年,阿尔卑斯地区的天气异常恶劣,洪水和滑坡频发,导致多个铁路线路短暂中断。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蒙泰塞尼路线因2023年夏季一次重大滑坡关闭,影响了高速列车的运行,迫使巴黎至都灵及里昂至米兰等线路暂停。不过随着春季的修复工作完成,该路线已重新启用,旅客可轻松享受从巴黎到都灵不到六小时的高速铁路体验,里昂至米兰亦仅需五小时以内。 除修复之外,阿尔卑斯各大经典线路还迎来了新的长途列车服务。
博伦纳铁路线从奥地利贯穿进入意大利,今年夏天推出了新的季节性Railjet服务,从德国慕尼黑直达亚得里亚海港口安科纳。塞梅林铁路则新增往返华沙和克罗地亚里耶卡的夜间直达列车,连接波兰首都与亚得里亚海沿岸,耗时约20小时,带来跨国夜行的舒适体验。哥达线路也于近期新增了苏黎世至比萨的日间列车,旅程约八小时,不仅穿越阿尔卑斯山脉,还可观赏利古里亚海岸的美丽景致。 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陶恩铁路的全面重启,定于2025年7月14日。陶恩铁路线的复工让多条跨越欧洲重要节点的列车得以恢复,例如从斯图加特和萨尔茨堡到威尼斯的夜间列车,以及慕尼黑至罗马的Nightjet夜行列车。该铁路的重新开放进一步强化了欧洲各地,尤其是从瑞士、南德国通往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东北部的旅行连通性。
萨尔茨堡与凯恩蒂亚省的毗邻城市菲拉赫间的列车运行时间也被缩减至两个半小时左右,极大便利了情侣游客与商务旅客。 陶恩铁路的线路风光极具魅力,却非高速铁路设计,列车平均时速不足50英里,反而让乘客有足够时间舒缓身心,细腻品味沿途绝美山水。沿线风景自萨尔茨堡出发,蜿蜒穿过广阔的萨尔察赫河谷,缓缓进入壮丽的陶恩山脉。最终到达奥地利著名的霍夫堡时代温泉小镇巴德加施泰因,这里不仅保留着华丽的19世纪建筑,更以其富含镭元素的温泉著称,是旅途中理想的休憩地。穿过陶恩隧道后,列车驶入阳光普照的凯恩蒂亚,沿莫尔河和德劳河一路向南至菲拉赫,河流的清澈蜿蜒与阿尔卑斯山脉的险峻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铁路行业的重要人物、Rail Europe首席执行官比约恩·本德对此次陶恩铁路复工感慨颇深,他称这不仅仅是奥地利与巴伐利亚之间的交通改善,更是整个欧洲东南部铁路网络畅通的重要标志。
他特别提及即将于年底投入运营的科拉姆隧道,这是一条新建的高速铁路隧道,将大幅缩短维也纳至凯恩蒂亚省首府克拉根福特的通行时间,开启阿尔卑斯区域铁路线的新纪元。 票价方面,萨尔茨堡至菲拉赫的单程车票起价约为9英镑,属于提前预订的优惠票价。随着铁路基础设施升级与新服务的不断推出,未来更多经济实惠、舒适便捷的选项将陆续呈现,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 总的来说,阿尔卑斯山经典铁路线的重启不仅象征着灾害后的重生,也彰显了欧洲多国在绿色交通领域的持续合作与创新。穿行于险峻的山脉间,旅客不仅得以欣赏到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更置身于一段承载历史与现代融合的铁路传奇中。无论是钟情于传统慢旅行,还是期盼高效便捷跨境交通,阿尔卑斯铁路都是不可错过的旅途选择。
随着更多新隧道的开通和线路的现代化改造,阿尔卑斯铁路在未来几年将展现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与吸引力。生态环保、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将在这条古老而充满活力的铁路线中不断交织,续写欧洲交通史的新篇章。期待更多旅客踏上这段经典路线,体验从山谷曙光到亚得里亚海岸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