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俄明州北部边境和邻近蒙大拿州地区频繁受到野火的严重影响。2024年,该区域经历了罕见的野火灾害,尤其以蒙大拿州Remington火灾为代表,燃烧面积接近20万英亩,成为当地最大规模的火灾事件之一。火灾不仅造成地表植被的毁灭,更暴露出地下数百个燃烧的煤层火灾点,这些地下煤层火不仅在持续释放热量,还具有极高的复燃风险,成为新的火灾源头和潜在威胁。地下煤层火灾因其燃烧深度及持续时间长而被视为难以扑灭的“隐形敌人”,它们常年维持在数百度甚至数千度的温度,表面温度普遍达到300至700摄氏度,足以引发周围干枯植被再次点燃,形成恶性循环。燃烧煤层的形成往往和地质构造、植被覆盖以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野火烧毁地表植被后,裸露的煤层暴露在空气中,因高温干燥和强风的作用,地下煤炭开始缓慢燃烧。
风向变化尤其关键,风向的不定性使得地下通风口气流循环模式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原本怪异的进气口变成有利于烟气排出的通道,火势因此得到增强和复燃。植被的根系作为导火索,在煤层火与地表火灾之间充当桥梁。根系深入地下,与燃烧的煤层接触,将地下火焰引导至地表繁茂的干燥植物,进而点燃新的火点。典型的植被如鼠尾草、丝兰和松树等,极易成为火灾蔓延的“助燃剂”。对火灾管理者来说,这种煤层火灾的不可预测性和庞大规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蒙大拿州Powder River县副消防长克林特·佩德森利用配备有高端热成像摄像头的无人机对火场进行清点,确认了当下超过100个新的煤层自燃位置。
这样的数据为后续防火和扑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但实际操作依旧困难重重。煤层火灾根除成本极高,传统的扑灭方式多以挖掘煤层、移除燃料并覆土复垦为主,这一过程不仅劳动密集且财务负担沉重。十年前,曾有一次集中的煤层灭火行动,花费接近100万美元,仅灭火面积有限。地方消防人力资源的匮乏也是煤层火灾难以有效管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Custer县为例,只有一名全职消防员负责近3800平方英里的庞大区域,其余警力均为志愿者,他们不仅要应对结构火灾、野火、危险品事故甚至交通事故,任务繁重,且长期面对煤层火灾带来的精神和体力压力。与邻近蒙大拿州的高烧态势相比,怀俄明州境内的煤层火灾相对沉寂,特别是Crook县几乎未发现由煤层引发的火灾。
虽然曾经经历过部分由闪电引发的小型火灾,但迄今为止,尚无明确证据显示煤层火成为主要燃点。部分县正在积极尝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无人机热成像等技术开展详细的煤层火灾地图制作和实时监控,期望实现早发现、早响应。煤层火灾的长期危害不仅体现在火灾本身,还包括其对环境的破坏和公共健康的威胁。燃烧的煤炭不断释放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会渗透地下水,威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经济层面亦不可忽视,煤层火灾导致土地资源丧失,抑制农业和牧业的发展,进而波及当地社区的生计。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地区干旱和高温天气的频率,这种环境条件有利于煤层火持续燃烧和蔓延,预示着未来煤层火灾可能更加不可控和频发。
面对多重挑战,相关部门和社区亟需加强煤层火灾的科学研究和风险管理。一方面,需完善煤层火灾发生机理的理论与模型,理解火灾与地质、气候、生物因素的复杂互动。另一方面,推动煤区土地管理和植被恢复,减少火灾可燃物的积累,也是阻断煤层火灾传播的重要手段。公众教育和社区参与也至关重要,提高居民对煤层火灾隐患的认识,增强防火意识,尤其是在野火高发季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基金和资源投入需增加,支持先进技术应用、专业灭火装备采购以及消防员培训,提升整体火灾应急响应能力。煤层火灾不仅是一个地方性的问题,更是跨区域、多部门合作的复杂课题。
怀俄明州与蒙大拿州之间的合作及信息共享,将有助于形成整体防控网络,共同应对地下火灾风险。总结来看,怀俄明州北部边境及蒙大拿州煤层火灾的暴露,警示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隐蔽但实际威胁巨大的环境安全问题。通过科技赋能、政策支持、充足资源保障和社会共同参与,有望实现煤层火灾的有效管理与控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贡献力量。未来,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环境和生态压力,持续关注煤层火灾变化,优化火灾应对机制,将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