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应用商店作为移动应用分发和交易的核心平台,其公平性和透明度成为监管重点。荷兰法院最近确认了2021年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管理局(ACM)对苹果公司的指控,认定苹果在其App Store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尤其在对待约会类应用开发者的收费政策和支付系统方面施加了不公平的限制。这一判决不仅引起广泛关注,也标志着欧盟针对大型科技企业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升级。 案件的核心事实在于,苹果强制要求约会应用开发商必须使用苹果的内置支付系统,而禁止他们指引用户使用外部支付渠道。同时,苹果向这些开发者收取高达30%的佣金费用,小型开发者的佣金比例为15%。这一高额佣金政策和支付机制被认为限制了开发者的商业自由,且加重了其运营成本,从而阻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管理局自2021年起对此展开调查,认定苹果的上述做法违反了欧盟的反垄断法规。随后,荷兰法院在2025年6月的裁决中,确认了ACM的判定,并认可了监管机构对苹果开出的5000万欧元罚款。此外,法院支持监管机构对苹果的强制整改令,要求苹果修改相关政策以符合公平竞争原则。该裁决表明,欧洲司法体系开始更加积极地约束大型科技企业对于关键数字基础设施的管控行为,防止其通过市场力量压制行业竞争者。 对此,苹果公司回应称该判决忽视了其为保护用户隐私与安全所做的技术措施,表示将针对判决提起上诉,并一再强调其支付系统和生态环境为广大用户及开发者带来的益处。公司发言人还指出,欧盟监管当局不断变更合规标准,给企业带来极大难度,苹果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力求满足监管要求,但法规的变化速度超出了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已于近期正式施行,此法案定位为规范大型“守门员”平台的经营行为,防止其滥用市场优势。荷兰判罚事件与DMA的落地紧密相关,反映了欧盟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管框架对苹果的持续施压。欧盟委员会明确表示,若苹果未能在规定期限前提交满足监管要求的整改方案,可能面临每日高达企业全球平均收入5%的罚款,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 该判决背后,不仅是针对苹果个案的执法行动,更折射出全球反垄断环境的深刻变革。过去数年,苹果、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在多个地区面对包括欧盟、美国及部分亚洲国家的严查与罚款,涵盖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税务问题、数据隐私和竞争限制等多领域。苹果此前在音乐流媒体市场受限事件中,也因限制竞争对手在iPhone生态的运营,遭受了18亿欧元罚款,并被要求支付巨额税款。
谷歌在搜索引擎与广告领域多次被罚超过80亿美元。 从宏观层面来看,苹果案件推动了全球数字市场治理的制度完善,促进各国政府加强协作,共同应对跨国科技公司的监管挑战。欧盟作为全球数字监管的前沿阵地,其监管经验和政策创新日益成为国际典范。同时,欧盟监管机构的严惩也倒逼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身经营策略调整,推动商业模式朝着更为开放、公平及透明的方向发展。 对于开发者和消费者而言,判决带来的是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更多样的支付选择权,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应用成本,也激励创新和多样化服务的提供。用户安全和隐私的保护依旧是监管议程的重要部分,如何在开放竞争与保障隐私之间取得平衡,是未来应持续关注的重点课题。
展望未来,苹果的上诉结果及其对App Store政策的调整将成为数字市场规制的关键风向标。同时,随着DMA等法规的施行,欧洲乃至全球的数字经济生态将逐步形成更为规范、竞争有序的格局。这不仅对苹果,也对整个科技产业链条产生深远影响,激励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荷兰法院对苹果App Store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的裁决,是欧盟数字监管体系日益成熟和严格化的体现,也是全球打击科技巨头反竞争行为的重要里程碑。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数字市场,监管与企业如何协同发展,将成为未来法治与科技进步的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