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不断成熟,稳定币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加密货币,正迅速改变着全球互联网支付的格局。Alchemy工程负责人Noam Hurwitz指出,稳定币已经成为互联网的“默认结算层”,在链上交易量上实现了对Visa和Mastercard的超越,这一趋势引发了整个金融科技行业的关注。稳定币以其价格稳定、交易速度快、成本低廉和全球性等优势,成为了数字经济中跨境支付和微支付的理想选择。传统支付巨头如PayPal和Stripe等纷纷将稳定币整合进其支付体系,以利用链上基础设施带来的高效性与透明性。这不仅缩短了结算时间,也大幅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更为便捷的用户体验。Alchemy作为重要的区块链基础架构提供者,正成为稳定币生态体系背后的技术支柱。
它为Robinhood钱包提供链上服务,并支持Visa、Stripe、Circle及PayPal等金融巨头的稳定币流转,赋能了数字支付的广泛应用。稳定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支付层面,更表现为整个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的核心基石。Hurwitz指出,稳定币使得资金转移变得“便宜、快速、全球且安全”,这为跨境交易、预测市场如Polymarket等新兴应用铺平了道路。此外,稳定币背后的资金管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Tether为例,去年其通过持有超过113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实现了130亿美元的利润,显示出稳定币在传统金融资产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影响力。尽管稳定币在行业内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但其发展道路并非全无挑战。
区块链行业的碎片化现象导致不同稳定币之间的互操作性存在障碍,企业在选择稳定币服务提供商时,面临着服务可靠性和交易安全性的双重考验。机构客户尤其关注这些平台能否支撑起企业级的运营需求。以JP Morgan推出的Kinexys为代表的新型“许可式”稳定币,成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Kinexys作为一种链上银行存款代币,为机构客户提供了24/7的结算服务、接近实时的流动性以及潜在的持币收益,标志着金融机构与区块链技术深度结合的里程碑。监管层面的积极动向也进一步推动了稳定币市场的繁荣。美国参议院近期通过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设立了联邦层面的监管框架,明确了行业规范和发展边界。
这既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合规保障,也营造了一个创新友好的环境,促进了更多资本和技术的流入。技术瓶颈仍然存在。Hurwitz强调,尽管采用链上结算能带来极大优势,但用户体验与底层技术之间尚需更好解耦。金融科技公司亟需深厚的技术实力来打造简洁直观的应用,同时保证底层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未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机构预计将部署自己的区块链网络,尤其是第二层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好的扩展性和生态系统的商业化。跨链互操作性的提升,也将成为构建互联互通、高效金融系统的重要抓手,使稳定币支付网络更加一体化和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界对稳定币前景普遍乐观,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2025年度经济报告对此持保留态度。报告中,BIS质疑稳定币是否能满足现代金融体系对货币的关键要求,包括唯一性、弹性和完整性,认为稳定币更类似于金融资产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这种观点为稳定币的长期发展提出了更多思考空间,也是监管和技术创新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总的来看,稳定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货币形式,正在深刻重塑互联网支付和全球金融交易的框架。其以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为基础,结合传统资产支持,实现了高效、安全和全球化的资金流动。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监管环境的逐渐明朗,稳定币有望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开启人类支付体系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