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3日,美国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备受争议的《一体化大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为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实现其宏大的税收和财政改革目标铺平了道路。该法案总金额高达3.4万亿美元,集成了减税、支出削减及移民政策强化等多项内容,是特朗普政府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政策举措之一。该法案不仅标志着特朗普2017年实施的减税政策永久化,也包含了针对父母、老年人、计件付费人员和加班工资的新税收激励措施。同时,它显著缩减了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以及多项绿色能源激励措施,引发民主党强烈反对。众议院的通过意味着该法案距离正式成为法律又近了一步,预计特朗普将在独立日之前签署生效。此举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与美国国家债务的巨大压力。
税收政策的巨大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共和党对经济复苏与国家安全的重视,但也激起了对收入不平等和社会福利削减的担忧。尽管民主党人一致反对该法案,认为其加剧贫富差距,削弱了普通工薪阶层的保障,但共和党内部仅有两名议员投了反对票,表明该法案获得了强有力的党内支持。税改法案将使特朗普在2017年推行的减税措施永久化,避免了原定年底的税收回归。诸多条款旨在扶持工作家庭,包括扩大对父母的税收抵免、提高小费工人和加班工资的待遇以及为汽车贷款提供优惠。与此同时,法案中对医疗补助的大幅削减随着新的资格限制和工作要求实施,预计将导致约1200万人失去健康保险。此举引发社会各界关于公共健康保障缺口的担忧,为此,共和党在法案中纳入了500亿美元资金支持农村医疗供应者,试图防止医院关闭潮及医疗服务的进一步萎缩。
另一方面,绿色能源激励政策被大规模废除,显示出当前政府在气候与能源政策上的转向,重点加强了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支持,并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财政补贴,此举受到环保组织与部分议员的批评。财政影响方面,国会预算办公室指出,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减少税收收入4.5万亿美元,并削减公共支出1.1万亿美元,但由于减排不抵税收下降,净增国家债务达3.4万亿美元,使美国联邦债务总额攀升至超过36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法案通过宣布伊始,特朗普本人积极通过社交媒体动员共和党议员施压,强调这是共和党“轻松通过”的历史性法案。议员们在立法过程中的通宵讨论和密集磋商显露出为了满足总统7月4日立法时限的政治紧迫感。尽管面临民主党长达近9小时的历史最长演讲抗议,却未能阻挡法案逐步推进。共和党领导人强调,《大美法案》不仅提供“历史性的税收 relief”,更在边境安全、政府浪费削减方面取得突破,有助于推进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
尽管如此,批评声音此起彼伏,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明确指出,该法案偏袒富豪阶层,以巨大预算赤字为代价削减惠及普通美国人的医疗和食品补贴,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此次法案通过反映了美国国内复杂的政治博弈格局,不仅是税收政策的调整,更涉及社会保障、能源政策及移民控制等多条道路的交叉点。该政策在未来还将如何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体系及政治走向,值得全球舆论持续关注。随着特朗普的签署预期确认,接下来美国政府还需响应国内外对于债务风险上升以及社会公正的质疑,加强财政可持续性管理和社会民生保障,实现政策目标与民众福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