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媒体时代,TikTok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凭借其独特的算法机制和用户游戏化体验,正在深刻改变信息传播和政治参与的方式。英国知名社会学家威廉·戴维斯通过对TikTok平台上法拉奇主义(Faragism)内容的观察,揭示了这一社交媒体的创新设计如何与政治极右思想产生碰撞,呈现出一种新的网络政治生态现象。 TikTok的成功首先源于其极具吸引力的界面设计和算法推荐系统,这种被称为“For You”页面的内容流,为用户打造了一个无尽的新奇和好奇的短视频世界。这个界面结合了电子游戏中水果老虎机的随机奖励机制和电视媒体的视觉娱乐,使用户在滑动中沉浸于不断变化的内容之中,难以自拔。TikTok通过数十亿实时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推送高度个性化的视频内容,大大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平均英国用户每月花费超过四十二小时在平台上浏览视频,展现出极高的使用频率。 然而,TikTok的算法不仅仅是娱乐工具,它也成为了一个强大的信息过滤和政治影响器。
戴维斯指出,TikTok的政治潜力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显著,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它已成为新闻和政治信息的重要来源。据英国通信监管机构Ofcom报告,TikTok是12至15岁儿童获取新闻的头号平台,这一事实凸显了其巨大的舆论影响力。 在这样的平台上,政治人物和运动发现了一条直接接触年轻选民的新途径。令许多人惊讶的是,英国极右政治人物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在TikTok上拥有大量关注者,其粉丝数甚至超越了其他所有议员的总和。法拉奇及其支持的改革党(Reform Party)通过简明且情绪化的内容,尤其是围绕经济焦虑、移民问题和民族认同的议题,成功获取了年轻人的共鸣。法拉奇主义的视频内容常常聚焦于对当前政府的不满,经济困境的描述,以及对移民和政治腐败的指责,激发出一股政治愤怒与失望的情绪风暴。
戴维斯的实地观察发现,TikTok上的法拉奇主义内容呈现出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传播模式。普通用户,往往是强烈情绪驱动的个人,通过录制自述视频表达对“现状”的愤懑,比如对能源价格攀升、物价飞涨以及政府管理无能的抱怨。这些看似零散的视频被算法推荐机制迅速放大,共同构建起一个以愤怒和失败感为主旋律的网络社区氛围。在这个平台上,民族主义情感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交织,展现出一种特殊的“集体情绪反馈”现象。 不可忽视的是,TikTok的算法还固化了“簇群化公共领域”(clustered publics)现象,即用户被自动分配至兴趣和观点高度集中、彼此隔绝的网络子空间,难以接触与自身立场不同的信息。这种碎片化的信息生态削弱了传统媒体所强调的多元公共讨论空间,促使异见声音和极端观点更容易扎根和扩散。
戴维斯援引研究指出,平台的“TikTok化”现象不仅在TikTok上盛行,其强大影响已经扩散至Instagram和YouTube等竞争者,改变了整个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这一点同样带来令人担忧的社会后果。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算法驱动的内容推荐往往偏向极端、分裂甚至仇恨信息,因为这些内容更能激发用户的强烈反应和参与度。英国境内通过TikTok及相关平台传播的仇外情绪、尤其是针对穆斯林群体的伊斯兰恐惧症内容,成为极右势力煽动社会不满的温床。平台上不乏以幽默和娱乐形式包装的排外言论,通过流行乐曲和短视频搞笑形式遮掩,却实质上加剧了族群对立和社会撕裂。 这种状况与英国日益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和社会衰退密不可分。
戴维斯认为,经济困境和工资停滞加剧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促使他们对政治和市场体系产生深刻的不信任感。这种情绪被法拉奇主义者加以放大,形成了围绕“政府骗局”、“政商勾结”、“移民入侵”和“福利欺诈”等话题的简化叙事,满足了部分群体对复杂现实寻求简单答案的心理需求。 与此同时,部分TikTok内容创作者尝试介入这一话语体系,传播更具经济学视角的解析,以抗衡阴谋论和情绪化政治语言。比如经济专家加里·史蒂文森(Gary Stevenson)就在TikTok和YouTube上制作针对年轻观众的宏观经济内容,虽因风格过于简明和个人宣称受到质疑,但其从“资本主义不公”切入的话题在年轻群体中获得了一定认可。这表明TikTok不仅是极右翼传播阵地,也潜藏着传统政治教育与理性讨论的可能性。 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来说,认识TikTok及其算法技术背后的深层机制尤为重要。
当前关于算法黑箱操作的讨论仍难以获得平台内部数据支持,部分研究依赖模拟账户或公开数据进行“软测验”,限制了问题的全面透析。戴维斯强调,理解这一平台如何促进或抑制不同政治倾向内容的传播,需要跨学科合作与技术透明度提升。 此外,针对年轻群体普遍聚焦短时娱乐和碎片化信息的使用习惯,社会教育也亟需创新。传统新闻和深入报道难以通过短视频方式有效触达和影响用户,反观TikTok的成功源于其迎合了移动设备垂直视觉、社交互动和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如何结合短视频与可信赖的内容,打造既娱乐又具启发性的媒介环境,成为政治沟通和社会治理的新命题。 总的来看,TikTok与法拉奇主义在英国的结合,反映了数字媒体时代社会结构性变动的缩影。
短视频算法不仅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消费和表达模式,也重新定义了公共议题的形成和政治动员方式。法拉奇主义借助这一平台,不仅传播反体制且情绪激烈的政治信息,还借助用户生成内容形成了“平民公共领域”的网络形态,与传统媒介和政治权威形成强烈对比。然而,这种生态也伴随着社区割裂、信息孤岛和仇恨扩散的风险,值得学界、媒体和监管机构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 未来,如何在保护表达自由与防范极端主义传播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借助技术和政策手段引导社交媒体朝向更加包容和理性的公共空间发展,将成为社交平台治理的核心挑战。威廉·戴维斯对法拉奇主义TikTok生态的剖析为理解数字时代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危机提供了深刻的视角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