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欧盟的加密货币监管迎来重要里程碑,53家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和稳定币发行机构获得《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arkets in Crypto-Assets,简称MiCA)牌照。这一监管框架的落实标志着欧洲数字资产行业在法治轨道上的重大进展,为加密公司打开在欧洲经济区(EEA)30个国家无障碍经营的“护照”通行证。然而,令人瞩目的是,行业巨头Tether和Binance均未出现在获牌名单中,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 MiCA作为欧盟首个全面监管加密资产的法规,旨在为整个加密行业建立统一规则,保护投资者利益,减少跨境监管摩擦,加快数字资产的合法普及。自法规于2024年底正式生效以来,仅用半年时间,就有超过50家公司成功通过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ESMA)的审核,获得了MiCA颁发的运营牌照。这些公司涵盖稳定币发行、加密资产交易所、钱包服务以及定制金融科技公司等多元化领域。
获得MiCA牌照的稳定币发行方包括了美国金融科技巨头Circle、知名加密平台Crypto.com、法国银行业巨头Societe Generale以及新兴本土稳定币服务商Stablemint和Quantoz等,共计14家公司。这些机构发行了超过20种法币挂钩的稳定币,其中包括12种欧元挂钩币、7种美元挂钩币和1种捷克克朗挂钩币,极大丰富了欧元区数字资产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MiCA的稳定币发行许可不仅带来合规保障,更促进了跨境支付效率的提升和加密资产在主流金融体系中的整合。 与此同时,39家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也获得了MiCA牌照,这一群体包含传统金融机构如西班牙BBVA银行、美国大型券商Robinhood,以及加密原生业务巨头Coinbase、Kraken和OKX等。德国成为MiCA牌照发放的最大受益者,共计12家企业获得许可,紧随其后的是荷兰和马耳他,分别有11家和5家企业获批。通过获得MiCA牌照,这些平台能够依托欧盟统一监管框架,避免多层审批的复杂繁琐,提升运营效率,巩固在欧洲市场的竞争优势。
然而,备受瞩目的是,以USDT闻名的稳定币发行商Tether Limited未能获得MiCA牌照。Tether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稳定币供应商之一,其USDT在加密市场拥有广泛的流通和使用基础。未能合规入驻欧盟市场,让Tether遭遇多家欧盟加密交易所下架甚至禁售,影响了其在欧洲用户中的可达性及生态建设。这一情况被外界广泛解读为Tether在监管透明度和合规性上仍存在挑战。 同样引发行业关注的是全球交易量领先的加密交易平台Binance也未入选MiCA牌照名单。Binance此前虽致力于招聘多位负责欧洲合规和监管事务的高管,包括新任欧洲及英国负责人Gillian Lynch,但仍未获得牌照的现状显示其与欧盟监管机构的合规谈判仍未达成实质性进展。
Binance的缺席意味着其在欧盟市场未来需要面对更大的合规压力,或将影响其用户及业务扩展策略。 MiCA牌照的发放不仅仅是监管合规的象征,更对产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通过规范稳定币发行和加密资产交易活动,MiCA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安全的环境,减少欺诈和市场操纵的风险。同时,License的获得格局也折射出市场参与者对欧盟监管政策的适应和认可程度。积极获得牌照的企业展现了其布局欧洲市场的坚定信心及长期发展规划。 对于用户和投资者来说,MiCA监管的实施让加密资产投资环境更加可预测和规范,有望促进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欧洲市场,推动数字资产在传统金融领域的融合与创新。
此外,欧盟MiCA法规将强化稳定币的储备资产要求及透明度,使得整个数字货币生态更加稳健,更符合传统金融体系的监管标准。 未来,欧盟监管机构有望持续加强对未获牌加密企业的审查力度,促使更多市场参与者主动合规,推动数字资产行业健康发展。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MiCA还将不断进化,以应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等新兴数字资产形式带来的监管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欧盟MiCA的成功案例也为其他地区制定加密资产监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学习和借鉴欧盟的经验,推动本地化立法,促进跨国监管协作,推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综合来看,欧盟通过MiCA向53家加密企业发放牌照,是落实数字金融监管整体框架的重要步骤,既促进了监管统一,也推动创新发展。
然而,Tether和Binance的缺席也提醒业界,合规之路仍充满挑战,未来谁能真正实现全面合规,将决定在欧洲乃至全球加密市场的领军地位。随着监管环境日趋成熟,投资者和行业主体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抓住合规机遇,推动数字资产行业走向规范、稳健与繁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