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然而,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2024年发布的《数据泄露成本报告》由IBM与Ponemon研究所联合推出,通过严谨的全球调研,揭示了当前数据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尤其聚焦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影响。报告指出,虽然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较上一年下降了9%,这主要得益于更快的识别和遏制能力,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安全风险正迅速上升,企业必须正视这一趋势。报告显示,没有正确应用AI访问控制的组织中,有相当比例发生了与AI相关的安全事件,且事件成本往往更高。AI治理不足,缺乏完整的管理政策,导致所谓“影子AI”的泛滥,即未经监管的AI系统在企业内部运行,成为新的安全隐患。
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攻击面,更使得防御措施难以覆盖,给企业安全带来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积极采用AI技术辅助安全防护的企业显著降低了数据泄露带来的损失。通过自动化威胁检测、异常行为识别和安全事件响应,AI安全工具帮助企业实现了更高效的防护和快速反应能力。报告强调,未来企业应将AI治理作为整体安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安全与治理的深度融合。专家指出,要构建坚固的数据安全基础,必须从数据发现、分类、访问控制、加密和密钥管理等基本环节做起。在AI时代,数据安全不仅是防止入侵,更是保障数据完整性和防范内部威胁的关键。
企业还需加强身份安全管理,尤其是非人工身份(如机器账户)的管控。采用现代化、抗钓鱼的认证技术如无密码认证和数字钥匙(passkeys)能够有效减少凭证滥用风险,强化身份信任体系。通过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企业可以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身份安全水平,减轻安全团队的工作负担。与此同时,报告建议企业投资于集成的安全和治理解决方案,以实现对所有AI部署的可视化管理,及时识别并修复漏洞,保护AI模型和数据的安全。诸如watsonx.governance和IBM Guardium AI安全工具等产品,能帮助企业监控影子AI,确保合规并快速检测异常情况。面对攻击者愈加智能化的攻击手段,安全团队应充分利用AI赋能的安全服务,以降低误报率、提前发现风险数据以及加速安全响应。
提前检测和自动化反应能力是缩短安全事件影响时间、降低损失的关键。除此之外,提升企业整体弹性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定期演练安全事件响应计划、明晰角色职责和建立危机模拟机制,企业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业务中断和数据损失。IBM的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实战演练”工具为企业提供了实用的技能提升机会,帮助构筑高效的安全防线。报告中的专家团队强调,企业在迅速引入AI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同步规划完善的安全治理体系,将技术创新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避免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安全隐患。未来,AI既是攻击者利用的新工具,也是防御者强有力的武器,平衡这两者的发展将成为数据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
总而言之,2024年的数据泄露成本报告为企业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安全洞察和行动指南。从加速识别和遏制数据泄露事件,到强化AI治理和身份安全,再到推动自动化与人力协同的安全防护模式,每一项举措都关乎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只有构建起以数据安全为核心的智能治理体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数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