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22日,在英国皇家空军RAF莱纳姆基地发生了一起非同寻常的事件。沃尔特·“塔菲”·霍尔登,一位39岁的机械师,因一时失误而意外驾驶了一架极具传奇色彩的英格利什·电气闪电F.1战斗机。作为当时No.33维护单位的负责人,他并非职业飞行员,其飞行经验仅限于小型单引擎教练机。然而,当他无意中启动了战机的加力燃烧器后,整个原定为地面测试的流程被迫变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飞行。英格利什·电气闪电这款飞机以其出色的性能闻名,能够达到惊人的2马赫速度,是英国空军冷战时期守护领空的重要利器。此次事件涉及的XM135是该型号的第二架量产机,因电气故障而被调试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闪电战机的电气逆变器在加速起飞时会断电,导致备用系统切换,这成为事故的技术导火索。 霍尔登的飞行经历来得并非偶然。早年,他通过大学军官候补生项目入伍,研读机械工程,学习飞行技巧,并取得了飞行员资格。训练期间,他驾驶过包括德哈维兰Tiger Moth双翼机和Harvard教练机,在初期职业生涯中还练习过德哈维兰加拿大型号DHC-1 Chipmunk,奠定了基本的飞行知识和技巧。但对于性能远超这些初级机型的闪电战机,他缺乏专门的动作训练和实时操作经验。在No.33维护单位,虽然有测试飞行员负责米蒂奥、坎贝拉等其他型号战机,但没有人员持有闪电的飞行资格,且当时等待调配的测试飞行员需等上数日。
XM135的电气故障一直困扰维护单位,延缓了机组关闭程序。飞机的电气逆变器因一处被遗留的测试按钮线路短路,在加速时会断电,引发飞行器仪表及通信设备变化。为快速排查这一故障,霍尔登接受测试人员建议尝试亲自进行地面滑行测试。在无头盔,无通讯设备且驾驶舱顶篷拆卸的条件下,他开始了这一令普通人胆寒的尝试。各项测试要求他将发动机推力提高到高转速,滑行30至40码后关闭发动机,回馈地面支持人员。然而在一次意外操作中,他将推力超过了加力燃烧门槛,无从关闭加力状态。
加力燃烧器的大推力使战机迅猛起速,眼前百忙之中,霍尔登巧妙躲避了正横穿跑道的燃油车和迅速离地的一架远程喷气客机。因跑道即将用尽,他被迫拉杆升空,开始了一次本不属于他的飞行。 飞机离地后的情况更加惊险。高性能的闪电战机急速飞行,但霍尔登凭借对尾部气动特性和他早年小型飞机的经验,奋力维持飞机稳定。加力燃烧器最终通过寻找和执行操作杆后面的解锁方式得以关闭,但他无法弹射逃生,因为弹射座椅处于地面安全模式。飞行期间,霍尔登未佩戴头盔,驾驶舱无顶篷保护,缺乏通信手段,他只能依靠视觉和本能操控这架重量达到20吨、可突破音障的高性能战机。
多次尝试着陆趋于失败,因速度控制不当与飞机反应差异,他放弃了前两次着陆并选择了第三次,着地时因采用了早期波音尾轮飞机的着陆姿态,造成尾部擦地,橡胶尾部缓冲器脱落,同时拖曳伞缆线断裂。但通过紧急制动,飞机最终安全停稳,霍尔登也成功结束了短暂却极具传奇色彩的飞行。 此次飞行虽始于失误,但结果堪称奇迹,不仅保障了驾驶员安全,也未造成飞机损毁。事故之后,飞机得以修复并返航服役,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343小时,最终于1974年被帝国战争博物馆达克斯福德收藏,成为航空史上的珍贵展品。调查显示导致电气故障的根源是地面测试按钮的线路未被拆除,短路影响了关键设备,事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维护及测试流程,修订了相应的飞行命令与安全规范。 霍尔登本人也未受到纪律处分。
调查确认他未违反飞行命令,仅是在紧急情况下作出了最佳选择,其临场冷静和技术判断挽救了自己与飞机。受此事影响,霍尔登被短暂派驻意大利,试图避免基地内外人员的关注,但其传奇经历很快传播开来,成为航空界津津乐道的话题。空军元帅肯尼斯·波特在随后的审查中也表示,虽然经验有限,霍尔登的应对出乎意料的稳健,甚至分享了自己过往的几次飞行惊险故事以示共鸣。霍尔登继续其空军工程生涯,最终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退休,2016年去世,享年90岁。 霍尔登的闪电战机飞行不仅展现了个人在极端挑战面前的冷静和勇气,也反映了当时航空技术与人员训练之间的矛盾。闪电战机作为英国冷战时期尖端武器,承载了诸多技术创新与战术理念,但其复杂的操作系统与维护要求也带来了潜在风险。
霍尔登事件促使皇家空军重新审视测试飞行员资质要求、地面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响应措施,促使军方整体飞行安全水平得以提升。 此事件虽未流于公开事故报告的严肃调研,更多以传奇故事方式流传于航空圈内,但对研究冷战时期航空技术演进、军用飞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霍尔登凭借业余飞行经验与出色判断,成功挽救了极具技术价值与战略意义的机体,也体现了“人在机器面前”的坚韧精神。 如今,XM135号闪电战机静静陈列于帝国战争博物馆内,吸引众多航空爱好者前去瞻仰。其背后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飞行员与工程师,提醒人们技术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的航空伟业。霍尔登的突发飞行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展示了航空事业中不可预见的变数与英雄般的应对,对现代飞行安全文化的构建依旧具有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