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历史上,政治舞台长期由两大党——民主党与共和党主导,第三政党往往难以获得实质性突破。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剧变和两党内部矛盾的加深,第三政党是否有机会乘势而起,成为政治竞争的新力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纽约时报资深政治分析师Nate Cohn的观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视角。美国传统的两党格局背后,存在功能性的稳定机制,使得大多数选民尽管对主要政党存在不满,但仍基本维持对其的认可度。最新的民调显示,超过九成的登记选民表示对2024年总统候选人持有一定的认可态度,反映出两党体系依然具备强大的社会基础。然而,单纯的对两党不满并不足以催生第三政党,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一个被忽视且无处安放的庞大选民群体,他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难以被现有政党包容。
当前,一个以支持财政减赤、推进自由贸易、高技能移民,并支持市场适度释放活力为核心的新兴群体正在逐渐成形。他们既不完全符合左翼进步的认同,也无力接受右派民粹主义的激进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新自由主义者”或“全球主义者”,但又区别于传统对市场信仰的极端化解读。这部分群体在经历新冠疫情后经济与财政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日益显现出重要性。物价和住房成本飙升,高利率持续绑架市场活力,国债规模逼近历史高点,这些宏观经济指标迫切呼唤供给侧改革、适度的政府开支控制以及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传统的民主党被环保主义者、工会及进步左翼力量占据话语主导,而共和党则持续受到民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路线的影响,均无力有效容纳新自由主义者的政策诉求。
这样一个处于两党夹缝中的群体,尽管暂时仍在两党体系内活动,但其边缘化趋势不容忽视。经济政策的分歧、文化价值的错位以及对未来发展道路的不同判断,使得第三政党的萌芽不再只是政治笑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第三政党的兴起往往与重大社会变革及两党无法满足特定核心选民需求密切相关。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废奴运动的兴起便催生了反奴隶制第三政党,进而形成了共和党的前身。工业化时代的改革者兴起,催生了绿色背包党、人民党与进步党,这些力量最终融入民主党,使其转型。上世纪中后期,民权运动与社会分裂带来的白人南方选民群体政治重组,也促使第三政党的出现与发展,最终也为今日两党的格局埋下伏笔。
当前的新自由主义者群体所面临的困境,恰恰反映出传统两党如何在应对后疫情经济挑战中迷失方向。他们既渴望经济的稳健增长,也强调财政责任,有别于传统支持大政府或反市场的理念。美国政治生态的变化实际蕴含了第三政党可能崛起的土壤。以埃隆·马斯克为代表的部分人士,虽极端但展示了这一派系对当前两党无法解答问题的失望与隔离。美国选举制度本身对第三政党极为不利。现行的单一选区多数制制度,使“小党”难以获得议会席位,资源和曝光也相对受限。
加之两党之间根深蒂固的对抗关系令新的政治力量难以获得足够的政治空间。但假如经济问题持续恶化,庞大且影响力不容小觑的新自由主义选民群体持续被边缘化,那么第三政党的出现将不再是偶然。现时,这一群体拥有垄断行业的支持者、华尔街金融力量以及高科技行业的关键人物,这些因素都使得其政策纲领拥有一定基础的社会认可度和资金支持。此外,YIMBY(鼓励建设有利住房政策)及“繁荣共享”运动的发展,显示了这一阵营正在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与部分现有政党内部的温和派结盟,推动现实政策落地。展望未来几年,高房价和高利率的痛点或许将进一步激化,美国国债问题带来的财政风险也可能进入临界状态。此时如果主导两党的候选人仍无法有效应对相关挑战,支持新自由主义理念的选民可能彻底失去耐心,从而催生第三政党的成型。
不可忽视的是,民主党内部的激进派和共和党部分民粹派均反对这一打开市场和财政整顿的政策路径,令新自由主义群体陷入双方夹击的尴尬位置。美国未来的政治版图极可能因此发生显著变化。即使2028年出现第三政党的情形依旧不确定,但基于目前的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态势,这一可能性已逐渐成为严肃课题。第三政党的优势在于能够代表被忽视的中间选民声音,打破两党极化的僵局。其背后资金雄厚,且吸引部分理性的精英力量,将使其政策平台具备现实操作性和潜在影响力。同时,第三政党还能够利用对现存体系不满的社会情绪,塑造自身作为“新人”和“改革者”的形象,从而获得部分选民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政党若试图从中间路线切入,需精准把握社会经济议题的重心和热点,兼顾财政责任与市场创新,积极应对民生痛点。策略上,它既要避免成为旧有政治力量的附庸,也需防止陷入空洞的理想化口号。美国选民的复杂性决定了第三政党必须具备高度的策略灵活性与包容性,才能逐步扩大影响,挑战两大党的铁板一块。尽管风险重重,第三政党的理论基础与潜在选民基础日益坚实。美国政治结构的历史性变迁,经济与社会因素的叠加影响,正在逐渐为政治多元化打开通道。未来几年内,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对新思维的期盼和选民结构的深刻调整,第三政党或许不再是政治笑谈,而可能成为推动美国政治改革和政策优化的新生力量。
对政治观察者而言,持续关注新自由主义者群体的动向、两党对其议题的回应以及选举制度改革的落实,都是理解第三政党兴起不可或缺的视角。美国是否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多党竞争,可能关乎国家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社会稳定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