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在接受 CNBC 采访时,再次重申了美联储保持独立性对于有效应对高通胀形势的关键作用。面对通胀居高不下的挑战,他指出,美联储独立决策能力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古尔斯比强调,从经济学家的普遍共识来看,美联储若失去独立性,通胀率极有可能持续走高,经济增长前景将更加暗淡,失业率也会受到不利影响。美联储作为独立于政治压力的中央银行,其独立性为其提供了制定和执行理性货币政策的空间,使得政策制定者能够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保持克制和前瞻性。相较于其他国家缺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情况,这些国家通常面临更高的通胀率、更严重的经济波动和更糟糕的增长预期。古尔斯比阐述了独立性如何帮助美联储抵御短期政治干预,特别是在总统和政治势力可能试图通过施加压力影响升降息决策的背景下。
近期美国政治环境中,前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现任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未能迅速降低利率,甚至传出通过立法或“影子主席”干预美联储政策的传言,这令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再上升。古尔斯比的发言背景正是这股压力与质疑的回响,他缓和了这一紧张情绪,强调坚持独立性对于保持市场信心和实现经济稳定目标至关重要。他指出,面对通胀压力,美联储必须敢于采取必要且通常不受欢迎的措施,即使这些措施在短期内会带来经济增长放缓或失业率上升的挑战。唯有保持独立,美联储决策才不会被短期政治考量绑架,从而更有效地实现2%的长期通胀目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也多次强调,联储主席的解聘程序受到法律保护,确保其职务的相对稳定,这为政策连贯性提供了法律保障。古尔斯比则从经济学家的普遍共识角度指出,独立性的维持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无论是在遏制通胀、防止经济过热,还是在确保长期可持续增长上,独立性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美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了美联储制定恰当货币政策的难度。因此,保持独立不仅是经济技术层面的要求,更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保障。古尔斯比还特别提及,那些缺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家由于政治干预频繁,导致高通胀、经济增长乏力和就业市场紧张的局面十分普遍。其经验教训警示美国必须保护美联储决策的独立性,以避免重蹈覆辙。他指出,尽管政治力量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但长期来看,任何短视的政治干涉都将损害经济的整体表现。
美联储的独立赋予其“做困难决策”的勇气和能力,尤其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或通胀严重时才能果断行动。随着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美联储坚持加息收紧货币政策的立场正是独立性的体现,其目标是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基础上将通胀率降至合理区间。古尔斯比的言论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制定者对保持政策独立性、强化通胀预期管理以及维护市场信心的共识。这不仅有助于遏制潜在的恶性通胀,也为长期投资和经济规划提供了稳定的预期环境。在全球经济复苏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联储独立性更显重要,因为这保障了货币政策能围绕经济实际需求而非短期政治目标进行调整。独立的美联储能够抵御来自行政部门的短期压力,防止利率过早下调,避免刺激过度引发的新一轮通胀螺旋。
与此同时,独立指导的货币政策也让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有更清晰的预期,减少了金融市场波动和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总体来看,芝加哥联储行长古尔斯比的表态强调美联储独立性是经济稳定与通胀控制的不可或缺基石。保护美联储自主权有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推动美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挑战。未来,美联储能否继续保持独立并有效管理通胀,将直接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势。经济学界和市场均密切关注这一核心议题,期待美联储能够在坚守独立性的基础上,灵活应对经济新常态,并通过科学有效的货币政策引导美国经济走向长期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