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Lam Research近期发布了其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并针对2026财年发布了乐观的财务展望。市场普遍关注的是,Lam Research如何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压力的背景下,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 Lam Research第四季度业绩表现出色,调整后的每股收益达到1.33美元,收入则为51.71亿美元,双双超过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华尔街普遍预计的每股收益和收入分别为1.20美元和49.97亿美元,实际结果显示Lam的业绩表现超凡。这种超预期的表现,主要归功于中国市场需求的强劲回暖,与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形成鲜明对比。 在最新的财务展望中,Lam预测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在1.10至1.30美元之间,收入预计达到49亿美元至55亿美元,明显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98美元的每股收益和46.07亿美元的收入。
这一乐观预测不仅反映了公司目前的良好状态,也表达了其对未来半导体制造设备需求持续增长的信心。 中国市场成为Lam Research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分析师指出,2025年晶圆制造设备(WFE)市场规模预期由最初的1000亿美元提升至1050亿美元,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需求复苏的推动。中国市场占Lam Research第二季度收入的比例超过35%,与第一季度的31%相比有所增加,并预计将在第三季度保持这一水平。此增长表现显著领先于其他同行业企业,后者普遍预计中国的WFE投资会有所下降。 此次强劲的中国订单不仅推动了收入增长,也带来了超过7亿美元的递延收入环比增长,显示订单积压持续扩大。
预计2025年下半年,超过10亿美元的中国相关订单将陆续完成交付。这些数据表明,Lam正在抓住中国市场复苏带来的机遇,强化旗下设备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但是,Lam Research的管理层也保持谨慎态度。对2025年第四季度的初步预测显示,收入可能回落至年初水平附近,这意味着当前由中国订单推动的增长可能接近高峰期。这种局面引发市场对公司业绩持续性产生疑虑。一些投资者担心,Lam在中国市场的超额盈利或许是暂时性的,而非结构性的增长,特别是在中美科技摩擦和出口限制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Needham的分析师Charles Shi在维持买入评级的同时,将目标价从110美元上调至115美元,强调本季度的“强劲超预期”和多元化增长动力。他指出,尽管中国订单是关键推动因素,但全球多国半导体投资的回暖同样为公司注入活力。Shi还提高了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4%,并提升了2026年收入预期2%,以反映更强劲的基本面表现。 此外,高盛分析师James Schneider的观点也体现了市场的复杂态度。虽然他同样给予买入评级和115美元的目标价格,但他认为Lam Research的出色表现,不应仅仅归因于中国市场。全球对尖端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依然旺盛,这为公司业绩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然而,监管环境和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是潜在的变数。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虽然巨大,但外部政治因素和贸易限制可能随时打断这种增长动能。投资者对Lam如何应对这些不确定性保持高度关注。 Lam Research未来的成长潜力不仅依赖于中国需求。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技术迭代的关键时期,包括芯片制造节点向更先进的7纳米甚至3纳米技术迈进。这对高端制造设备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Lam的研发能力和技术领先优势将帮助其在这一波技术升级中占据有利位置。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大幅提升。Lam Research专注于提升晶圆制造设备的效率和精度,这使其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制造需求,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投资者需关注的是,尽管短期内公司表现亮眼,但长期来看,地缘政治及全球供应链环境的变化会持续对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构成挑战。如何在维持中国市场的同时,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布局多元化增长成为Lam能否持续领先的关键。 总结来看,Lam Research凭借强劲的财务表现和乐观的未来展望,展示了其在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中的竞争力。中国市场的订单激增无疑成为其近期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市场对这波增长的可持续性仍持谨慎态度。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技术变革,Lam Research积极调整策略,利用全球市场需求及技术革新的机遇,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增长。未来,观察公司如何平衡地缘政治风险与市场机会将成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