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扩展性的瓶颈逐渐显现,制约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支付系统以及资产数字化进程。针对这一难题,作为以太坊生态领先的Layer 2扩容方案,Polygon近日公布了名为“Gigagas”的全新扩展路线图,力图实现每秒100,000笔交易(TPS)的惊人吞吐量,标志着区块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性能时代。 Polygon的“Gigagas”计划从2025年7月开始,通过一系列升级逐步提升网络性能。首个关键节点是即将推出的“Bhilai升级”,预计将将网络TPS提升至1,000以上,同时将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约5秒,交易手续费稳定在0.001美元以下,并且无需增加验证者节点的硬件负担,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与去中心化安全性的平衡。这一升级不仅让普通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快、更经济的交易体验,也为机构级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紧接着,今年年底前,Polygon计划采用创新的验证者选举区块生产者模型(Validator-Elected Block Producer,简称VEBloP),通过无状态验证和单一领导者架构优化区块生成环节,实现一块终结(one-block finality)。
也就是说,交易确认不会出现回滚风险,极大提升了交易的确定性和安全性,是金融机构和高频交易场景所急需的特性。值得一提的是,Polygon团队透露,这一5,000 TPS的性能已经在开发网络环境中实现,主网部署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为了搭建更完善的多链生态,Polygon还将集成Agglayer,一个基于POL代币质押驱动的多链互通层,支持链间流动性的无缝迁移。这意味着未来用户和开发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在多个公链之间进行资产转移,促进资产的流动性和生态的繁荣,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去中心化金融体系。 展望2026年及以后,Polygon的目标远不止于5,000 TPS,而是通过持续优化验证者网络结构及深度整合Agglayer技术,突破10万TPS的瓶颈,真正实现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支付和资产数字化需求的支撑。Polygon希望打造一个既能媲美传统支付系统速度与稳定性的公链,又能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特性的理想基础设施。
在零售支付、人工智能驱动的微交易以及金融市场代币化上,都具备强大的承载能力。 Polygon作为以太坊生态内的重要扩容解决方案,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稳定币交易和真实世界资产(RWA)上。仅2025年4月,Polygon网络上的稳定币转账量就超过1,340亿美元,机构级资产如Apollo以及黑石集团等均选择Polygon进行资产部署,显示出其在行业内的广泛认可。然而Polygon团队也坦言,当下的TPS水平还不足以满足数万亿级别链上资产的需求,提升扩展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Gigagas”路线图的提出,标志着Polygon从理论验证向实际应用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系统性升级和产品生态建设,Polygon将自身定位为未来区块链高速金融基础设施的中坚力量。
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将吸引更多真实世界金融机构和创新项目入驻,推动区块链技术进入主流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Polygon也在持续寻求与其他高性能公链如Solana的跨链合作,进一步丰富生态互联。POL代币已于2025年6月12日通过Wormhole跨链桥接入Solana网络,增强了资产跨链流动性和用户体验。多链融合与互操作性成为Polygon生态持续拓展的重要策略,保证了其在区块链生态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作为中国区块链开发者及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项目,Polygon的Gigagas计划为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期待。其前瞻性的技术路线和扎实的执行力预示着,未来区块链网络不再受制于性能瓶颈,而能真正支撑全球范围内高频且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应用。
总之,Polygon的Gigagas扩展蓝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区块链生态迈向大规模商用的重要里程碑。随着一系列升级迭代的逐步落地,以及底层架构多链互操作的完善, Polygon将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更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助力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走向更广泛的现实场景应用,实现真正的价值互联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