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在全球汽车市场中表现出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业绩走势。尽管整体销售量略有增加,达到436万辆,但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显著影响,导致其运营利润出现大幅缩减,较去年同期下降33%,降至67亿欧元(约78.8亿美元)。这种利润上的下滑主要源自美国进口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公司重组费用以及应对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支出。美国对汽车及相关零部件进口征收的27.5%关税,成为大众集团在北美市场发展的核心阻碍。该关税直接增加了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压力,导致北美销售额减少16%,日益成为制约其业绩提升的瓶颈。与此同时,该集团其他市场表现不一。
西欧、南美、以及中东欧等区域销售量均呈现增长,部分抵消了中国和北美市场的疲软。特别是欧洲市场,由于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线的优势,整体销量有所回升,有助于稳定营收水平。尽管销售收入基本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达到1583亿欧元(约1858亿美元),但大众汽车部门的净现金流却转为负值,达到负14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的正值相比存在明显恶化。这种变化主要归结于公司在投资并购方面的大手笔支出,其中包括为扩大在电动车领域布局而追加的9亿欧元投资给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的股份。此外,公司为应对结构调整所产生的重组费用和美国关税支出也进一步压缩了现金流。在利润率方面,若剔除关税和重组等非经常性成本,大众集团的运营利润率维持在5.6%,但综合上述因素之后,实际的运营利润率下降至4.2%。
这一幅度的下降充分显示出当前全球贸易政策环境对于大型跨国汽车制造商的严峻挑战。大众集团核心品牌在提升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上半年运营利润率达到4.8%,显示企业在优化成本和结构调整方面持续发力。与此同时,电动汽车销售(尤其是利润较低的全电动车型)份额增加,也对整体利润水平形成一定压力,反映出汽车行业转型期利润结构的变化。展望下半年及全年,大众集团已调整其2025年业绩预期,预测销售收入将与去年持平,运营利润率预计保持在4.0%至5.0%之间。同时,汽车业务的投资比例预计将维持在12%至13%区间,净现金流目标定于正向1亿欧元至3亿欧元,这显示出公司在稳定现金流和保证研发投入之间寻找平衡。净流动资产预计处于310亿至330亿欧元范围内,可为未来持续投资提供充足保障。
不可忽视的是,未来美国进口关税的走向,仍是影响大众集团业绩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当前27.5%的关税存在调整可能,尤其是在有潜在美欧贸易协定达成的背景下,关税或有下调至15%的可能。一旦降低关税水平,将有助于缓解北美市场的成本压力,带动销售回升和利润改善。然而,政治局势多变、贸易限制持续、竞争加剧与严格的环保法规,使得大众集团在全球运营环境中仍面临多重挑战。集团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强调,上半年财报呈现出“双重”情境:一方面,公司产品获得市场认可,战略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另一方面,运营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源于低利润的电动车型销售增加以及美国关税与重组费用的冲击。在排除这些非经常性项目后,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已接近7%,表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整体来看,大众集团的2025年上半年成绩反映了全球汽车产业在贸易壁垒与行业转型压力下的复杂局面。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推进产品创新和优化全球供应链,大众集团正努力提升竞争力,积极应对来自政策与市场的多重挑战。未来,关税调整的动态变化及电动化战略的深化,将成为决定其业绩表现的重要关键。跨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产品结构调整及合规投入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方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和长期盈利。随着美国市场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逐渐明朗,市场及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大众集团如何借助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实现稳健的财务表现和市场份额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