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破产案持续成为加密货币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一位中国债权人对FTX遗产管理方提出的暂停向部分国家居民付款的动议表示强烈反对,使得这一案件的发展更加复杂。该动议主要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对加密货币交易设有限制或法规不明朗的国家,引发了诸多债权人权益保护与法律合规之间的碰撞。此次事件不仅反映了各国监管环境对跨境加密资产分配的重大影响,也凸显了全球数字资产法律适用的复杂性。根据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的相关文件,一位名为季维维的中国债权人代表超过三百名中国持有者提交了异议意见。尽管季维维现居新加坡,但因持有中国护照,被归类为中国债权人。她指出,FTX遗产管理方将包括中国债权人在内的居民列入限制付款名单,将以一种武断且不公平的方式剥夺其应得款项,严重影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季维维的异议核心在于两方面:首先,FTX清偿将以美元支付,美元作为国际通用的法定货币,具有明确的法律支付属性,不应因债权人所在地的加密货币法律限制而被阻碍。其次,她强调中国境内数字资产被视作“个人财产”,加密货币分配行为在法律上是允许的,这与遗产管理方的动议存在明显偏差。她还表示家族旗下四个经过实名认证的账户合计索赔金额超过1500万美元,并严格遵守了所有程序规定,但当前动议将严重威胁其分配权益。与此同时,FTX遗产管理所在7月2日提出的暂停付款动议中指出,如果向存在法律限制的国家进行资金分配,可能会导致管理团队及相关人员面临罚款、民事责任甚至刑事处罚。动议提及了全球49个国家,其加密法规尚不明确或直接限制虚拟资产服务,其中包括俄罗斯、埃及、阿富汗、突尼斯、津巴布韦、乌克兰及摩尔多瓦等。摩尔多瓦被列为例子,据称该国法律将虚拟资产服务视为刑事犯罪,即便该行为是附带性质业务,均属违法。
FTX遗产管理方表示,5%的认可债权金额与这些限制国家的居民相关,因此暂停付款是为了规避潜在的跨境法规风险。自2023年2月18日启动偿还计划以来,FTX已根据交易所倒闭时数字资产的估值展开分配,引发部分债权人对估值时点的争议。此次暂停付款的动议,无疑给CFX债权人的利益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中国债权人的异议不仅仅是对权益的维护,更反映了国际金融和加密货币法律法规交织带来的挑战。中国虽然对加密货币交易持严控态度,但对个人持有的数字资产权利有一定的法律确认,这种矛盾带动着债权人通过法律渠道争取权益。此外,从更广泛视角来看,FTX案涉及大量国际债权人,其分布跨越多个法域,法律适用的界限模糊及合规风险高企成为重压。
针对跨国数字资产的偿付问题,法律界也开始探索更妥善的解决路径,包括协调监管政策,加强国际合作以及明确数字资产的法律定义。对于FTX管理团队而言,如何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保障债权人最大利益,是持续面临的难题。此次中国债权人集体异议,或将促使法院重新审视限制付款的合理性,并可能推动支付方案的进一步调整。数字资产作为新兴领域,其法律属性和监管环境正在逐步塑形,FTX偿付方案的演变是加密行业法律成熟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更多跨境数字资产纠纷浮现,如何平衡监管合规与债权人权益保护,将成为业界和司法机构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中国债权人此次行动,标志着全球投资者在数字资产清偿领域开始积极争取更公平的权益分配,推动行业朝着更透明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随着FTX偿还程序的推进及相关法律程序的展开,行业内外都在关注这一案件的后续走向及其对全球加密货币司法环境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