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法国巴黎法院作出震动政坛的裁决,判处著名的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袖玛丽娜·勒庞因涉嫌在假职位案中滥用欧盟资金,禁止她在未来五年内参加任何选举。判决还附带四年有期徒刑,其中两年缓刑,另两年须在家中软禁执行,并处以十万欧元罚款。巴黎法院的判决意味着勒庞若不成功上诉,将无法参与2027年的法国总统大选,这对其政治生涯造成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作为法国政坛极具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勒庞此前两度进入总统选举决赛,被看作法国未来政坛的重要潜在领导者。她的这一法律困境在法国和国际舆论中掀起强烈浪潮。该案的起因是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党及八名该党欧盟议会成员涉嫌通过虚假聘用欧洲议会助理的方式,将欧盟拨款挪用于支付党内在法国本土工作人员的工资。
法院认定这一行为构成诈骗,涉案金额估计高达290万欧元。案件回溯至2004年至2016年间,当时该党还被称为“国民阵线”,由勒庞及其父亲让-马里·勒庞于1972年创立。庭审过程中,勒庞及同案被告坚称所用资金系合法拨付,称所谓的“议会助理”工作内容界定过于狭窄,存在解释空间。尽管如此,主审法官贝内迪克特·德·佩尔蒂尤斯指出被告签署了大量虚假合同,明确存在组织化的内部运作体系,而勒庞自2009年以来一直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法院也承认这一案件中没有发现勒庞或相关人员有个人敛财行为。该判决同时令十二名涉嫌包庇罪行的国民联盟议会助理被定罪。
此次制裁的严厉程度和执行方式显示了法国司法体系对公共资金管理的严格态度,以及对公众信任的维护决心。判决宣布时,勒庞当即离开法庭,未发表公开回应。国民联盟党主席乔丹·巴尔德拉则公开谴责该判决,称“今天不仅是对玛丽娜·勒庞的不公判决,更是对法国民主的杀害”。他将这起案件描述为政治迫害,警告司法程序已被用作压制热门政治对手的工具。勒庞对此案的态度一直坚决否认违法指控,并已表示可能提出上诉。上诉期间,原判所判决的刑罚和罚金将暂时不会执行,但五年选举禁令却因检察机关请求的“暂行执行”措施即刻生效,除非未来上诉成功推翻判决。
法国法院表示,考虑到勒庞可能重新犯罪的风险及其参选可能引发的社会公共秩序动荡,判处立即禁止她参选是必要的预防措施。此案在右翼及欧洲保守派阵营引发强烈反响。意大利副总理兼右翼联盟党领袖马泰奥·萨尔维尼批评法国司法判决干涉民意表达,认为法官试图将政治竞争者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荷兰著名的极右翼政治家赫特·维尔德斯也表达了对判决的震惊与不满,公开声援勒庞,并期待她能在上诉中获胜,重返政治舞台,最终成为法国总统。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则借机指责欧洲多个首都正在走向破坏民主规范的道路,暗示这一判决反映出更广泛的民主危机。在法国国内,勒庞对其政治生涯的大幅影响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及群众关注的焦点。
她是法国政治左、右派主流阵营之外最强的另类声音之一。自领导国民阵线以来,她成功摆脱了由其父亲引发的极右翼极端主义阴影,将政党重新塑造为较为主流的民族保守派力量,令其在全国议会席位数激增,成为法国主要政治力量之一。这次事件可能影响法国未来几年政坛的权力格局,同时也引发对司法系统是否承担了政治目的质疑。勒庞政治团队坚称,接下来的法律程序将为她洗清冤屈。政治分析家普遍认为此次判决将为2027年法国总统选举增添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右翼选民的支持走向,也可能促使国民联盟内部重新整合与战略调整。总体来看,假职位案不仅是对法国政坛真实性和透明度的考验,也映射出欧盟基金管理系统及跨国政治监督的复杂性,该案警示各政党及政治人物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范,维护公共资金的合法使用。
随着该案后续上诉进程推进,国际和法国社会将持续密切关注其影响,观察法国法治环境及民主发展进程的变动。勒庞个人及其政党的未来走向,或许将成为21世纪法国政坛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