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不断发展,跨链交换(Crosschain swaps)正成为加密资产流动的新核心技术。它通过连接不同区块链,为用户实现资产无缝转移,打破了单一区块链的界限,极大地提升了数字资产的流动性和使用便利性。然而,正如英国区块链分析公司Elliptic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所指出,跨链交换技术也正被不法分子大规模利用,成为洗钱和非法资金转移的重要手段。报告显示,过去两年间,通过跨链交换所转移的非法和高风险资金总规模达到了惊人的218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的70亿美元,增长了200%以上。此现象反映出跨链技术日益复杂,跨链生态日趋多样,不法分子利用多链跳转、多样资产和复杂交易路径来躲避监管和追踪。跨链交换曾经是专业交易者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用户的专属工具。
如今,随着桥接(Bridges)、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以及币种交换服务的涌现,跨链交换正在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利器。通过多链跳转和多步骤交易,犯罪分子能够有效迷惑监管机构,阻断资金流向的追踪链条。Elliptic的分析指出,在这些非法活动中,大约有12%的资金流动与朝鲜有关,该国被广泛认为利用加密货币进行规避制裁和资金转移的国家级犯罪实体。跨链洗钱的核心在于“链跳转”策略,这种策略包括结构化链跳转和多跳链跳转两种形式。前者涉及将资金拆分后同时分布到多个区块链上,后者则是指反复将资产在不同链间转移,从而制造追踪难度。这些操作虽然在手续费上承担较高成本,却极大提升了交易的混淆性和追踪难度。
报告中举一个典型例子,2025年初,一起涉及7500万美元被盗资金的案件被指可能与朝鲜黑客集团“Lazarus”有关。资金从比特币链起步,随后依次跳转到以太坊、Arbitrum、Base和Tron等多个链,使用了链跳转和多跳的复合手法。除了大型黑客行为外,跨链洗钱也日益普及于小规模犯罪活动中。Elliptic披露的另一案件中,英国一名诈骗犯通过90种不同资产和多条链路,将约20万美元的资金分散转移,最终为其线上赌博习惯提供支持。此种现象表明,链跳转不再是仅限于高端技术黑客或大规模犯罪集团,更多中小型犯罪及灰色交易者也开始运用此类技术。根据Elliptic的估算,现今约有三分之一的区块链犯罪调查需要追踪三条甚至更多区块链上的资金流动,足见跨链技术在洗钱领域的普及和危害。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作为跨链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金流通和洗钱链条中亦扮演着关键角色。普遍认为DEX因其公开透明和链上交易记录完整而较为安全,但实际上由于部分DEX支持低流动性代币交易,犯罪分子经常利用这些低流动性代币作为资金“入口”,先行交换成更主流的稳定币如USDT和ETH等,规避中心化交易平台可能执行的实名验证(KYC)限制。2025年五月,Sui区块链上的主要流动性服务商Cetus遭遇漏洞攻击,导致约两亿美元代币被盗。攻击者通过DEX先将USDT兑换为USDC,据猜测是为了优化跨链桥接费用,随后资金通过桥接方式进入以太坊网络,再次通过DEX聚合器转换为ETH。ETH的链上资产冻结功能较为有限,有助于资金分散逃避监管。DEX聚合器和自动做市商(AMM)进一步为洗钱者提供了交易路径混淆的工具。
洗钱资金通常会分批次小额交易,甚至借助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复杂路径,以避免激活反洗钱机制和执法者的注意。近年来出现的支持跨资产交换的DEX,使得原本不直接支持跨链交易的平台也逐渐沦为链间洗钱的帮凶。此外,币种交换服务(Coin swap services)则更像是地下货币兑换商。它们允许用户匿名跨链切换资产,过程无需注册,且通常不执行有效的反洗钱检查。这类服务往往以“接受洗币”、“不配合执法”等标签在暗网论坛或Telegram群组中公开招揽客户,在暗网市场、勒索软件网络以及虚假信用卡欺诈中均有活跃表现。部分服务还提供武装现金取款、账面清点乃至实体现金埋藏等复杂“金融洗钱”手段。
Elliptic的报告显示,约四分之一的非法资金流向币种交换服务,且这部分资金多流向无执照的线上赌博平台。尤其以俄罗斯语系和东南亚运营的站点为主,它们通常同时卷入“养肥割韭菜”诈骗、毒品贩运,进一步造成高风险资金的螺旋循环。面对日益复杂的跨链洗钱,执法和合规机构采用了一系列新型技术工具。包括Elliptic Investigator、Chainalysis Storyline和TRM Forensics等自动化分析平台,能够快速重构和展示跨链交易路径,大幅提升调查效率。除软件技术外,部分中心化稳定币发行机构保留冻结可疑资产的权限,为链上监管提供物理屏障。Elliptic亚太区负责人Arda Akartuna强调,尽管跨链洗钱手段繁复,多链跳转和分散资产转移等策略都消耗大量时间和成本,但现代分析工具可实现自动追踪,大大缩短调查时间,将本需要数小时的手工分析变为数分钟即可完成。
尽管如此,追踪与打击跨链犯罪仍处于不对称竞争中。不断扩展的多链生态和涌现的隐私技术仍旧为犯罪分子提供遮蔽。未来,跨链资产的监管框架亟须完善,多方合作和信息共享将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方向。不可否认,跨链交换技术极大促进了加密资产的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但其被滥用的风险同样引发行业与监管机构的深刻反思。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控和合规机制,才能让跨链技术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综上所述,跨链交换作为数字资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增长背后隐现的非法资金流动风险不容忽视。
过去两年非法资金通过跨链渠道激增至218亿美元,反映出犯罪分子利用多链跳转和复杂路径设计来规避追踪的趋势日益显著。加强技术手段、监管合作和跨链透明度将是未来防范加密货币洗钱及相关犯罪不可或缺的举措。随着更多区块链及创新技术加入这一生态,全球金融安全格局也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