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玉米市场表现出明显的疲软走势,价格持续下跌,刷新近期低点。受原油市场走弱的拖累及小麦市场的连带压力影响,玉米合约价格普遍出现1至4美分的跌幅。截至当天中午,近月玉米现货全国平均价格下跌了1又1/4美分,报每蒲式耳3.95美元。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价格波动不仅受到自身基本面的影响,更受整个农产品及能源市场的联动效应所左右。美国农业部(USDA)当天公布了一笔向墨西哥出口的63万吨玉米销售订单,其中55.44万吨属于2025/26年度,7.56万吨属于2026/27年度。这一出口消息虽给市场带来一定支撑,但未能扭转整体价格下滑的趋势。
美国农业部的最新作物进展报告显示,截至报告发布时,全国玉米出苗率达到了97%,比五年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但吐丝进程略超平均值,为4%,较三年的3%有所领先。此外,玉米良好及优秀等级评分从72%下降至70%,低于市场预期,反映了部分种植区的作物状况恶化。西部玉米带受灾最为严重,科罗拉多州作物状况下滑30个百分点,内布拉斯加州下降7个百分点,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分别下跌13和1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和俄亥俄州的作物状况有所改善,分别上升4、3和7个百分点。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6月17日,机构投资者(简称“管理资金”)在玉米期货及期权市场上的净空头仓位增加了20,768张合约,短期内净空头持仓接近185,000张合约,表明市场投机力量加大了对价格下行的押注。与此同时,巴西国家粮食供应代理机构(ANEC)调整了其六月玉米出口预估,预期出口总量降至828,959公吨,较上月913,316公吨有所减少。
巴西作为全球重要的玉米出口国,其出口变化对全球供应格局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价格走势。从期货价格来看,2025年7月交割的玉米合约价格为每蒲式耳4.18美元,下跌1又1/4美分;9月合约价格降至4.14美元,跌幅较大达3又1/2美分;12月合约则报4.31美元,下降了2又3/4美分;新季现货价格也下滑至3.87又3/4美元。能源市场的波动显著影响了玉米价格走势。原油市场的走弱直接拖累了玉米价格,因为玉米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与能源价格密切相关。当原油价格下跌时,生物燃料需求萎缩,从而减少对玉米的需求,进而拉低玉米市场。同样,作为主要谷物之一的小麦,在近期价格下降也对玉米市场形成压力,两者呈现出负相关的连锁反应。
全球气候变化与局部极端天气事件对玉米种植构成严峻挑战。近期巴西的干旱和霜冻威胁导致咖啡等农产品价格飙升,也令人担忧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美国产区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玉米带的作物条件恶化,凸显了气候对粮食安全的冲击。投资者和种植者需密切关注农业技术的应用及政策导向。美国农业部的补贴政策、环保法规以及新型农作物的推广,对未来玉米供给和价格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此外,随着全球粮食需求持续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化,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其市场需求具有长期增长潜力。
综合当前市场表现,短期玉米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受多种因素制约而难以快速反弹。然而,从中长期看,随着种植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格局调整,玉米市场或将逐步企稳回升。种植者应关注气象状况及病虫害防控,及时调整种植策略,提高产量和品质。市场参与者则需密切关注全球主要出口国的政策变化和贸易动向,灵活布局风险管理工具。展望未来,全球玉米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气候风险、地缘政治因素、能源市场波动以及农产品替代品的变化,都将深刻影响玉米价格的波动轨迹。
投资者应保持谨慎,结合多元化信息源做出科学判断。总体来看,玉米价格在2025年下半年的表现将是全球粮食市场复苏与调整的重要风向标,关乎农业生产者、贸易商及消费者的共同利益。持续关注玉米市场的变化,有助于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农业产业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