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旬,美国大豆市场延续了疲软的走势,价格在周二中午继续下跌9至10美分,现货价格下跌7美分至每蒲式耳10.04美元左右。与此同时,大豆加工产品大豆粉期货价格下跌1.30美元/吨,大豆油价格同样出现了显著的下滑,午盘时段累计下跌133个点。本文将深入解析影响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国的种植进度、作物生长状况、国际出口情况及市场投机情绪,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当前大豆市场的供需平衡与未来展望。 首先,从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发布的作物进度报告来看,截至6月22日当周,大豆种植完成率达到了96%,较前一周仅增长3%,但仍落后于过去五年97%的平均水平。出苗率保持在90%,基本符合正常节奏,开花进程略快于往年,达到8%。尽管农户和市场普遍预期作物状况有所改善,报告显示良好至极佳等级保持在66%不变,显示大豆生长状态总体稳定但未见明显好转。
各州之间存在较大分化印迹,产区边缘地带变动最为显著。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密苏里州、内布拉斯加州以及北达科他州的作物评级均出现下滑,尤其是北达科他州下降12个百分点,而明尼苏达州和俄亥俄州的评分则有所提升,这表明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管理措施存在差异,对整体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从供需角度分析,尽管美国国内种植进度略逊于平均水平,但全球大豆供应仍在稳步增长。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预计6月份出口同比明显增长,达到1499万吨,较前次预测的1436万吨有所提升。这一出口数据的增加,尤其在美国和巴西进入本年度出口高峰期之际,对大豆国际市场供给端形成压力,间接抑制了美国大豆价格的上涨动力。巴西出口增长背后反映的是南美地区适宜的农业气候条件及较好的收成预期,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替代货源。
市场投机情绪方面,根据CFTC发布的投资者仓位报告,截止6月17日,投机者对大豆的净多头仓位大幅增加至59165手合约,较前一周净增33526手合约,显示市场预期较为乐观,部分资金押注价格可能还有反弹的空间。然而,从实际价格走势来看,这种乐观情绪并未立即转化为价格的显著上扬,反而在短期内遭遇了抛售压力,价格承压回落,体现了市场对当前供应状况和作物状况存有疑虑。 此外,天气因素依然是影响大豆价格的重要变量之一。美国中西部地区近期天气相对干燥,部分边缘州作物状况下降反映了这一区域的旱情风险,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降雨有所放缓也可能影响到巴西作物的收成质量。此种复杂的天气格局使得农户和交易商对产量预期保持谨慎,市场情绪波动加大。由此,大豆价格走势呈现出反复震荡的特征,短期内难以形成明确的上升趋势。
技术面上,近期大豆期货价格连续下跌,七月合约价格降至10.49美元左右,八月合约亦下滑至10.53美元,十一月合约约为10.37美元,新作现货价格则跌至9.84美元,均显示出价格承压的趋势。短线而言,价格显示出做空力量较强的市场氛围,投资者应谨慎应对,密切关注各项基本面数据的变动。 展望未来,美国大豆市场或将继续处于供需和气候因素交织影响下的波动期。随着种植季节逐步进入生长关键期,天气变化仍可能影响作物健康和最终收成。国际贸易环境,例如中美贸易关系、南美出口状况乃至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也将对供需格局和价格形成重要的影响。农业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应保持对市场动态的敏感,把握信息变化,合理调整交易策略。
最后,结合整体市场情况,当前大豆市场虽然价格呈现下跌态势,但基本面未出现重大利空改变,产区间状态不一带来的价格分歧明显。国内外需求仍保持稳健,尤其以巴西的大豆出口数据向好为重要参考,预计大豆行情将持续在区间波动中寻求平衡。鉴于大豆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其价格波动不仅关系农户收益,也影响饲料、食品及生物燃料产业链的成本结构与发展规划,业内相关人士需对当前形势进行全面解读,及时应对走势变化以减缓风险。 综上所述,2025年6月下旬美国大豆市场的疲软状态延续,主要受多重因素结合影响,包括美国境内种植进度滞后、局部地区作物状况恶化、国际供应增加及市场投机氛围复杂。随着季节推进和全球市场环境演变,大豆价格未来走向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出口动态以及市场资金流向将是掌握市场先机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