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多年来,许多科学家、环保人士和政治家不断发出警告,提醒世人气候危机的迫在眉睫。在美国,来自罗得岛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谢尔顿·怀特豪斯(Sheldon Whitehouse)则以其独特的坚持方式——定期在参议院发表题为“该醒醒了”的气候演讲,成为气候行动持续呼声的象征。2025年7月9日,当他发表第300次气候警示演讲时,也意味着他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持续唤醒政府和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怀特豪斯的首次“该醒醒了”演讲始于2012年4月18日,正值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末期。彼时,尽管气候科学研究逐渐成熟,政府的气候政策却显得犹疑不前,甚至有时回避直接提及“气候变化”这一词组。
怀特豪斯选择用每周一次的演讲,向国会展示气候变化最新科学发现、当下灾害状况及政府无所作为的后果,用一个直白且反复出现的信息——“该醒醒了”,促进气候议题进入公众和政治日程。 通过十多年持续发声,怀特豪斯见证了气候政策在美国的起伏。奥巴马政府后期虽然有所改善,推动绿色能源和气候法规,但整体力度仍受限。进入特朗普第一任期后,气候政策明显倒退,多项环保措施被取消或压缩,气候科学研究项目被限制,相关网站也遭关闭,致使美国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阻力之一。即便如此,怀特豪斯依然不间断地发表演讲,试图保持关注热度、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 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怀特豪斯曾暂停其定期演讲,原因在于新政府宣示了对气候议题的重视,颇具进取心。
然而,现实情况很快显示,虽然有《降低通胀法案》等重大立法推动绿色能源,但政策执行乏力、政治阻力重重,且部分承诺流于表面。2022年,怀特豪斯重拾“该醒醒了”的标语,重新登上演讲台,试图推动政府落实实质性行动,防止气候政策退步。 此时正值特朗普被称为“特朗普二世”的新一届政府执政,气候政策的倒退加速。新政府不仅试图撤销多项气候保护措施,还大幅度倾斜政策和财政支持向化石燃料行业倾斜,取消对风能、太阳能的优惠,撤销“清洁汽车”标准和税收优惠,破坏曾被认为是标志性进步的《降低通胀法案》多项内容。根据“气候倒退者”项目的统计,新政府在短短数月内采取了接近两百项行动,旨在削弱气候缓解与适应措施,令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和信任严重受损。 具体来看,政府取消了对开采和排放甲烷的收费政策,尽管甲烷的温室效应远高于二氧化碳,且对气候变化贡献巨大。
此举意味着油气企业在短期内无需为排放承担经济责任,导致相关减排动力丧失。此外,风能与太阳能的税收抵免被削减,电动车购买补贴亦被取消,直接阻碍了能源转型和交通领域的绿色革命。据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分析,相关政策变化预计将于2030年增加约两亿公吨碳排放,增加家庭能源开支,对国家整体环保目标造成严峻挑战。 加州长期以来因其较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与清洁能源推广政策而保持引领地位,但新政府通过国会否决了加州沿用更严环保标准的权力,此举引发加州及十个相关州的诉讼。此举不仅影响地方政策自主,也可能拖慢电动车市场发展,对美国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构成实质性打击。 与此同时,全球气候指标持续恶化,引发环保界极大担忧。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逼近历史最高水平,尽管出现通常会带来降温的拉尼娜现象,气温仍高企。极地海冰数量创新低,南极和北极海冰记录证明气温升高的速度超过历史任何时期。近年来,科学研究显示,地球变暖速度显著加快,且预测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在此背景下,怀特豪斯的三百次演讲不仅是一种数字上的里程碑,更是美国政治气候行动遭遇严重阻碍的写照。他表示,目前已经进入“气候疏忽带来的后果时代”,科学家们曾预测的灾害正在伴随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常态,而迟迟未能有效应对的反思迫在眉睫。怀特豪斯坦承,个人努力面对庞大且财力雄厚的化石燃料利益集团影响时显得力量单薄,即使作为国会议员也难以大幅削弱这种影响力。
怀特豪斯的坚持和立场让我们看到,科学与政治的交织中的艰辛与复杂。气候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深刻地揭示了利益博弈、意识形态冲突及社会结构变革的深度挑战。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其气候政策摆动幅度巨大,直接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败与节奏。 结合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化石燃料行业的强大阻力对气候行动构成显著障碍。部分美国政界对化石燃料的偏袒不仅破坏国内环保政策,也阻碍国际合作进程。面对加剧的气候风险,政府和社会各界需重新审视政策方向,强化执行力度,在产业、经济和社会多个层面推动绿色转型。
公众层面,气候危机意识日益增强,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及环保组织的积极参与为推动变革注入动力。环保行动、绿色创新、电动交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政策制度和资本市场的支持。特朗普二世时代气候政策的倒退在短期内可能造成阻碍,但激烈的社会关注和国际压力预示着未来可能迎来反弹与调整。 怀特豪斯的三百次演讲是对坚守信念的生动注释。他的行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威胁无时无刻不在增长,需不断唤醒公众和政治领域的关注和行动。唯有持续推动绿色议题、抵御不利政策影响,全球社会才有可能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前守护地球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怀特豪斯三百次“该醒醒了”的演讲不仅是个人的坚持,更折射出美国气候政策的跌宕起伏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局面。当前,面对气候危机愈演愈烈,来自政治、社会和科技各界的推动力尤为关键。只有真正将气候行动付诸实践,才能遏制气温上升,保护未来世代生存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