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形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韩国作为数字经济的积极推动者,正面临外币稳定币在其市场持续扩张的挑战,特别是美元挂钩的USDT和USDC等稳定币,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交易额高达56.95万亿韩元(约合416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翻了三倍。为捍卫韩元的货币主权,韩国八大商业银行决定联合推出首个以韩元为锚的稳定币——K-Won,这标志着韩国金融机构在数字货币领域迈出重要步伐。此次联合行动包括KB国民银行、信韩银行、友利银行、农协银行、产业银行、水协银行、花旗银行韩国分行及渣打银行韩国分行,这些银行占据了韩国零售存款的主要份额。通过银行与区块链行业的协同合作,K-Won稳定币项目由开放区块链及去中心化身份认证协会协调,在金融监督院(FSS)的监管下进行推进,预计将在2026年初启动试发行。与以往由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推动的稳定币发行不同,韩国的这次项目设计了“双轨制”发行模型。
一方面,稳定币将由客户资金通过信托结构进行托管,确保资金的安全与透明;另一方面,银行将利用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的存款直接支持稳定币的发行。双重模式试验旨在提高可扩展性并重建公众对稳定币的信任,毕竟2018年因Terra-Luna崩盘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至今仍影响着韩国市场参与者的信心。韩国央行(BOK)对银行主导的这一尝试持谨慎支持态度。高级副行长柳相大表示,优先允许受监管程度更高的银行而非非银行实体发行韩元稳定币,更符合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长远利益。此举被业内解读为韩国央行循序渐进推广数字货币发行的策略,为未来可能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铺路。韩国组建稳定币财团的背后,是希望在全球数字货币格局中维护和提升韩元的地位。
面对外币稳定币不断渗透国内市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韩元在电子交易中的作用将被边缘化。借鉴日本顶级银行联合推出Progmat Coin及欧洲央行出台的MiCA监管框架,韩国此番行动不仅是防御性的,也是对区域数字经济的主动布局。一些专家认为,未来K-Won作为一种区域结算货币,在游戏、K-pop周边商品销售、跨境汇款等行业将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商业与技术的合作,监管方面的支持同样关键。韩国金融监督院将根据风险评估和与央行的持续磋商,决定最终的准入审批。预计随着数字资产法案的出台,透明的监管和合规机制将提升公众和市场对稳定币的接受度。
K-Won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初步规划聚焦于数字银行应用和支付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跨境汇款、点对点转账以及银行间结算,力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便捷。若项目试点顺利,将对韩国未来的数字货币政策路线产生积极指导作用。同时,韩国此次行动也展示了亚洲市场在稳定币监管和发行方面的前瞻性。随着竞争加剧,韩国大型银行财团的联合发行不仅增强本币竞争力,更将为亚洲其他经济体提供借鉴经验。总体来看,韩元稳定币的推出是韩国货币主权和数字金融自主权保护的重要里程碑。面对美元稳定币在本土数字经济中的咄咄逼人,韩资银行以联合体形式挺身而出,彰显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志和能力。
未来,K-Won项目能否在全球数字货币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依赖技术创新、监管配合和市场接受度的共同推动。然而,韩国此举必将加速本地区数字货币应用的进程,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深度融合,迈向更加自主和开放的数字货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