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语音助手成为科技行业竞争的焦点,苹果的Siri作为早期市场的领军者,虽具备广泛的用户基础,却因反应迟缓、理解力不足和功能局限而饱受诟病。面对亚马逊Alexa、谷歌助手以及OpenAI最新的ChatGPT等对手的迅猛发展,苹果深刻意识到,仅靠自有的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难以保障Siri的竞争力。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进步,苹果正积极考虑让Siri“动刀”,通过引入ChatGPT或Anthropic的Claude等先进大型语言模型,实现人工智能核心能力的根本提升。 苹果此举的背景可以追溯至2025年初,当时业界普遍预测苹果将会彻底重构Siri大脑,甚至暂时关闭现有版本,转而依赖诸如ChatGPT这类第三方AI服务。评论家M.G. Siegler甚至大胆提出苹果应将Siri的搜索和问答类功能完全委外,这样既能保持时间提醒、设备控制等基础任务的本地处理,又利用外部大模型提供强大且智能的交互体验。目前,虽然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让Siri调用ChatGPT,但流程繁琐,不符合主流使用需求,因此苹果曾计划将这一功能设为默认。
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内部项目延迟,让公众对Siri的实用性产生更多质疑,原定于2026年推出的新一代Siri推迟到2027年发布。领导层的变动也加速了策略调整,原AI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被调离,Siri业务由Mike Rockwell掌控,后者曾成功主导苹果Vision Pro的面世。他和软件工程主管Craig Federighi联手发起对外部大型语言模型的多轮测试,将OpenAI的ChatGPT、Anthropic的Claude及谷歌的Gemini同时纳入评估。经过严苛的比较,结果显示Anthropic的Claude模型最适合苹果对Siri的需求。于是,苹果展开与Anthropic的深入洽谈,探讨如何基于其技术开发并部署全新Siri版本。 然而,合作谈判并非一帆风顺。
Anthropic对合约的财务要求极高,要求巨额且逐年增长的费用让苹果颇感压力。苹果历来在并购及合作中保持谨慎,至今最大收购金额为十多年前对Beats的30亿美元,远远低于Anthropic对年费的期待。与此同时,Anthropic更专注于企业级AI解决方案,对消费者市场缺乏足够吸引力,这使得它在和苹果的合作中更看重交易价值,而非单纯的市场曝光。 由于财务和战略考量,苹果并未排除与其他大型AI提供商的合作可能。特别是OpenAI凭借ChatGPT依然在性能和生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已有先前合作基础,使其重新成为苹果的有力选择。更为关键的是,苹果希望第三方模型不仅能托管于外部云端,更能部署至其私有云基础设施,以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体现苹果一贯坚持的用户数据保护原则。
OpenAI也提出多样化方案,支持混合云部署,增强合作的灵活性。 展望未来,苹果计划打造一个名为“SiriGPT”的新项目,将ChatGPT等先进语言模型与自研技术结合,形成混合动力的智能助理。初期主要以ChatGPT驱动大部分交互,逐步融合苹果特有技术进行优化和个性化。此举不仅能满足用户对智能回答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期待,也让苹果保有技术自主权和创新空间。同时,该体系可方便未来引入其他AI模型,实现多元化供应保障,规避单一服务商依赖。 苹果此次变革反映出其对AI领域长期战略的深刻反思。
过去几年里,Siri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技术,更多的是战略和领导执行力的缺失。新领导层积极寻求开放合作,勇于打破旧有模式,彰显出苹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敢于革新和迎接挑战的姿态。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若此转型顺利完成,Siri不仅将在理解能力和对话智能上实现飞跃,更能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恪守承诺,带来真正值得信赖的新型智能助手体验。 不可忽视的是,此次苹果与OpenAI、Anthropic、谷歌等多方的“智能助理大比拼”,不仅为Siri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合作共赢与技术融合的典范。通过引入第三方大型语言模型,苹果有望突破自身技术瓶颈,缩短创新周期,迅速回应市场需求,重新赢得用户青睐。当前阶段的谈判虽充满悬念,但无论最终选择哪家技术合作伙伴,苹果正稳步向着未来智能助手生态圈迈出坚实步伐。
总而言之,苹果对Siri的未来布局彰显了其对智能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重视。借助ChatGPT及Claude等第三方顶尖语言模型,配合自有计算和数据存储优势,苹果正开启Siri的“脑部手术”,力图打造更聪明、更安全、更易用的数字助理。随着项目推进,公众期待在2026年甚至更早的时间,见证一个焕然一新的Siri面世,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全新智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