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治舞台上,预算法案通常被视为枯燥乏味且内容繁杂的立法文件,然而,最近通过的《一大华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简称OBBB法案)却因其内容之宏大和深远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该法案于上周四凌晨在众议院经过彻夜激烈表决,以215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几乎所有共和党议员支持,所有民主党议员则反对。这份高达1116页的法案不仅是一份预算文件,更是一部涵盖税收、支出、社会政策甚至权力平衡等多个方面的庞大法案,因而对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让我们从法案的基础目标谈起。法案的开头明确指出,OBBB法案旨在降低税收、调整联邦项目的开支、提升国债限额以及对联邦政府各个部门和项目进行广泛调整。乍一看内容简洁明确,但实际法案内容涉及范围巨大,从农业、国防、教育到环境保护、医疗、国土安全、移民以及基础设施,全面重塑了现阶段多个关键领域的管理和资金支持。
该法案中尤其引发争议的是对联邦法院权力平衡的冲击。法案第70302条明确规定,联邦法院不得利用拨款资金强制执行关于藐视法庭的蔑视令,尤其是当初始发布的临时禁令未提供担保时。简而言之,这一条款将极大限制法院对不服从禁令的总统进行惩罚的能力。结合去年最高法院作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定——判定总统在任职期间享有绝对豁免权——这意味着总统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免于受到司法制约,强化了行政权力的集权倾向。一项如此本应在预算之外的权力调整被悄然纳入预算法案,令人大跌眼镜。这不仅挑战了美国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行政权力滥用埋下隐患。
在预算分配方面,法案采取了既削减部分联邦福利支出,又大幅增加军事及边境安全投入的政策组合。具体来说,对弱势群体的医疗补助(Medicaid)等关键社会援助项目进行了削减,而军事预算迎来了显著增长,同时对特朗普政府推崇的边境墙建设、移民拘留、执法和遣返行动的拨款也有明显提升。这样的预算分配反映出法案背后的政策倾向,即减少对贫困人口的援助,却加强对国防和边境安全的投入。税收政策的调整是法案中另一诱发争议的重要部分。税率调整导致低收入人群的税负实际增加,而高收入群体则享受了较大幅度的减税。这种税负转移不仅加剧了收入分配的悬殊,还可能进一步削减政府收入基础,推动联邦赤字扩大。
事实证明,税率调整是法案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令人费解的是,长期以来对提高债务上限持强硬反对态度的共和党,此次却在法案中批准将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突破现有36.1万亿美元的限制。对于一个政党过去屡屡反对国家债务扩张的阵营,这无疑是一大转变。法案末尾简短却极具分量的文字正式提升了美国联邦政府可举债的最高额度,为未来财政支出打开了更大空间。尽管《一大华美法案》已顺利通过众议院,但尚需进入参议院审议。参议院可能会直接接受、拒绝,或要求修改再送回众议院,目前情况扑朔迷离。
鉴于逾半数参议员立场分歧,能够以现有版本通过成为法律的概率并不高。无论如何,这部法案的诞生及其内容,值得每一个美国公民乃至全球关注美国政策走向的人士深刻反思。它涉及的财政政策调整将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层面,从税负到福利,从医疗到基础设施支出,都隐含着未来变化的信号。更重要的是,它对宪法框架内权力制衡机制的潜在破坏,可能会重塑美国政治生态,削弱司法体系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作用。面对这一全方位变革,公众应提升警觉,积极关注后续进展,敦促立法机关审慎决策。只有充分理解这项法案背后的复杂内涵及广泛影响,才能在政治参与和公共讨论中发出更有力的声音,为维护公平正义与民主制度的稳定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