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很多机器因其技术创新和对研究社区的贡献而成为传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曾经拥有一台名为“ucbvax”的计算机,它不仅支持了校园及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成为了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中的象征。1994年8月19日下午,随着一场正式且感人的关机仪式,ucbvax这台具备历史意义的机器正式退休。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关机操作,更是对一个时代计算机精神的致敬。上世纪70年代末期,计算机硬件尚处于快速演进的阶段,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引进了第一台数字设备公司(DEC)的VAX计算机。早在1978年夏季,这台计算机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金支持而落户校园,成为校园计算中心的核心设备之一。
这台机器最初运行着由贝尔实验室开发的UNIX系统,然而当时的UNIX版本缺乏虚拟内存支持,这促使伯克利的计算机科学团队开始研发具有虚拟内存功能的BSD UNIX,这一创新后来引发了全球计算机操作系统革命。随着校园网络的扩展,贝尔实验室提出通过UUCP协议实现两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伯克利为了与贝尔实验室协调,给自己校园的VAX电脑取了个节点名“ucbvax”,这个命名不仅符合网络命名习惯,也象征着这台机器作为网络交互枢纽的重要角色。不久之后,随着网络邮件和新闻服务的激增,ucbvax承担了大量的邮件处理和新闻发布功能,CPU负载逐渐加重。为了应对增加的压力,校园内新增了一台专门用作邮件和新闻处理的计算机,原先的ucbvax主机也开始作为专用的邮件和新闻门户服务器使用。作为校园与外部ARPANET的网关,ucbvax在早期互联网发展阶段扮演了桥梁的角色,其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受到了全校师生和研究人员的一致认可。
后来,面对机能限制和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曾计划用SUN工作站替代ucbvax。然而,数字设备公司的销售人员介入,使其升级为一台DECstation 3200工作站,继续保有“ucbvax”这个名称,并延续其长期的服务使命。在1994年8月19日当天,伯克利的程序员和网络专家们在Evans Hall四楼的旧计算机房内举行了一场庄重而别致的关机仪式。这个仪式既彰显了对技术的尊敬,也表达了对机器过去贡献的缅怀。Keith Sklower讲述了ucbvax的历史,回顾了它作为校园第一台VAX计算机的光辉岁月以及多年来对邮件和新闻处理的巨大贡献。随后,著名的电子邮件发明者Eric Allman发表感人致辞,以莎士比亚式的语言表达了对ucbvax的深厚情感,称赞它“技术无限诙谐,软件卓越非凡”,并回忆起它曾承载的无数邮件和新闻数据。
最后,计算机系统的第一位开机者Kirk McKusick承担了关闭电源的殊荣。当电源切断的瞬间,现场的人们既感到不舍,也感受到时代的更迭与进步。虽然ucbvax硬件退役,但有趣的是,计算机并未真正离开校园的网络舞台。据介绍,ucbvax的IP地址虽已退役,邮件流量通过邮件交换(MX)记录被重定向至名为“nak.berkeley.edu”的新主机,依旧处理着UC Berkeley校园内的重要邮件业务。更令人感慨的是,ucbvax退役后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转型为加州大学警察部门的门禁控制系统控制机,以另一种形式继续为校园安全提供服务。这种持续的使命转变体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对历史计算机的尊重。
从ucbvax的诞生、成长到退休,其不仅见证了技术的进步,更是计算机科研精神的体现。伯克利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代代研究者从这台机器上汲取灵感,推动了网络协议、操作系统乃至电子邮件系统的创新发展。回首那段历史,不仅是对一段技术佳话的回顾,更是激励当代和未来科技人员继承和发扬探索创新精神的珍贵财富。如今,随着云计算、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到来,像ucbvax这样传奇的“老机器”已逐渐淡出舞台,但它在网络发展史上的地位依然不可磨灭。对其的纪念仪式不仅是对机器本身的致敬,也是对那个孕育现代互联网和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时代的礼赞。UC Berkeley的ucbvax故事告诉我们,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文关怀和社区精神的支持,每一台机器背后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和价值。
今天当我们触摸触摸智能设备的神奇时,不妨回头看看这些先驱计算机,它们默默奉献、日夜运转,为现代数字世界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