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美国经济的未来备受关注。近日,摩根大通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经济预测报告,首次明确指出美国经济将在2025年下半年步入衰退期。这一预测主要基于特朗普政府施加的关税措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作为华尔街最早发出经济衰退警告的主要投行,摩根大通的立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将全面解析这一预测背后的逻辑与潜在影响。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Michael Feroli)在报告中指出,受美国对多个贸易伙伴提高关税的影响,经济活动将显著放缓。具体来看,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出现1%的负增长,第四季度也将继续下滑0.5%,全年GDP预计收缩0.3%。
这标志着美国经济在多年持续增长后,可能出现自疫情以来的首次经济收缩。 关税政策在引起通胀上行和供应链调整的同时,也逐渐抑制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迈克尔·费罗利指出,虽然通胀压力还在持续,但实际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者支出动力不足,使得经济增长面临双重压力。与疫情后初期不同,此次通胀环境下的名义收入增长未见加速,这使得消费者更为谨慎,减少动用储蓄,支撑不了强劲的消费需求。 此外,关税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扬,进一步推高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核心PCE通胀率将达到4.4%,远高于2月份的2.8%。
这种通胀与经济增长放缓并存的“滞涨”(stagflation)局面,将极大考验美联储的政策调控能力。滞涨环境下,物价不断上涨,但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有可能上升,这与美联储追求的就业最大化与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相冲突。 摩根大通预测,随着经济活动收缩,美国失业率将在2025年底从当前的4.2%升至5.3%。失业上升将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打击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尽管如此,费罗利认为随着劳动力市场走弱,工资增长将放缓,减轻物价上涨的螺旋风险,即所谓的价格-工资螺旋,有助于防止通胀失控。 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也处于市场关注的焦点。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逐步降息以应对经济放缓压力。摩根大通预测,美联储将在2025年6月开始降息,每次降息25个基点,逐步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026年1月的3%。然而,费罗利也指出存在一定风险——如果美联储对经济放缓的数据缺乏信心,可能会延迟降息时机,甚至维持耐心观望态度。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的表态强调货币政策调整“保持耐心”,表明短期内政策调整或将更加谨慎。 特朗普施行关税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保护本土就业,但贸易壁垒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关税带来的成本传导增加了企业经营负担,也推高了消费价格,进而影响整体经济活力。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在就业和消费方面仍表现出一定韧性,但关税加重的通胀负担和外贸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对美国经济产生实质性压力。 摩根大通的这一首个衰退预测,反映出华尔街对美国经济复苏路径的担忧与认知转变。从投资角度看,衰退风险提高可能引发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企业盈利预期下调,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在更广泛的国际背景下,美国经济放缓也会对全球经济链条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全球供应链和资本流动。 面对可能的衰退,政策制定者将面临艰难抉择。如何平衡控制通胀与刺激经济增长,避免滞涨陷阱,成为未来经济政策的核心挑战。
美联储需要精准评估经济运行状态和物价趋势,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同时财政政策也可能提供必要支撑,例如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或社会福利政策提振经济活力。 综合来看,摩根大通关于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警示性。它不仅反映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经济的深远影响,也揭示了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现实。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变化,提前布局以应对潜在风险。同时,公众也应保持理性认知,理解政策调整对日常生活和就业的影响,做好应对经济波动的准备。 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走势将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包括国际贸易局势、货币政策走向、消费和投资需求变化等。
摩根大通的预测提醒我们,尽管经济衰退可能尚未到来,但警钟已响,采取合理举措应对挑战至关重要。唯有通过宏观政策协调与市场活力释放并举,美国经济才能逐步走出阴霾,迈向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