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加深,特别是在交通领域,航空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被视为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瑞典自2018年起实施航空旅客税,旨在通过经济杠杆手段减少航空出行频率,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影响。这项税收政策根据航程距离向机票加征税费,目的是推动公众优先选择碳足迹较小的交通方式,如铁路,促进绿色出行理念的发展。该政策出台之时,得到了包括环保活动家格蕾塔·图恩伯格在内的大量支持,“飞行羞耻”(flight shaming)运动成为推动政策背后的社会氛围,这场运动呼吁人们减少不必要的航空旅行,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航空旅客税实施后的数年里,瑞典的航空交通量确实出现了明显下降,尤其是在面向农村地区的航班数量骤减。数据显示,前几年内落地瑞典的航班量下降了超过35%,多家航空公司如爱尔兰的瑞安航空因市场需求减少已完全撤离国内航线市场。
同时,旅客转向铁路出行的数据则刷新了历史记录,显示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民众的出行结构调整。尽管政策初衷是环境友好,但随着时间推移,航空业的困境引发了经济层面的担忧。航空公司航线减少,票价持续攀升,乡村机场客流锐减,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部分地区的旅游业和商务活动受到牵连,也使得政策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2025年,瑞典由中右翼联盟主导的政府与受到极右派瑞典民主党支持下,推出了新的预算方案,决定自7月1日起废除航空旅客税。这一决定旨在降低票价,提升航空市场竞争力,重新吸引航空公司和旅客,尤其是振兴农村机场及相关地区的经济活力。
废除税收对航空业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业界对未来的投资充满期待。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瑞典区经理卡特琳·马特松指出,之前的税收政策并未有效推动行业向低碳转型,反而限制了资金对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新技术的投入。随着税收取消,资源有望更合理地分配至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创新项目和技术研发,推动航空业的绿色转型。虽如此,政府的这一举措也招来了激烈的批评,特别是来自环保人士和绿党。许多反对者认为,取消航空税是在环保承诺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倒退,会削弱瑞典在全球气候行动中的领导地位。绿党发言人批评政府政策缺乏远见,认为此举传递出矛盾信号,可能干扰公众对环保政策的信任与支持。
瑞典政府方面回应称,取消航空税并不代表放松环境保护的目标,而是政策重点的调整。政府计划通过其他方式,如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依然致力于实现碳排放减少。同时,全球航空业的减排压力和新法规也将对瑞典本土产业形成约束,促使其在绿色转型方面持续发力。取消航空旅客税这一政策的背后,反映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局面。瑞典作为环境保护的先行者,既要面对国内区域经济差距与公共利益诉求,也需回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此次政策调整揭示出在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单一税收手段并非万能,其实际效果有赖于配套机制和创新技术的支持。
未来,瑞典航空业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关注如何在刺激增长的同时,深度融合低碳技术,提升能源效率,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业界普遍预期,取消旅客税将吸引更多航班和乘客,促进航空旅游和相关产业回暖,但环保生态系统必须同步完善,确保政策效果能够持久且具有正向循环。总之,瑞典取消航空旅客税,折射出全球航空业及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利益和环保责任的双重权衡。此举无疑为刺激航空市场注入活力,同时也为各国在应对碳排放难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如何驾驭好增长与可持续之间的紧张关系,将成为未来瑞典乃至全球航空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